第196章 夜读诗经之一九五《小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7. 潝潝(xì xì):相互附和貌。
8. 訿訿(zǐ zǐ):诋毁,诽谤。
9. 厎(zhǐ):至。
10. 龟:指占卜用的灵龟。
11. 集:成功。
12. 程:效法。
13. 大犹:大道。
14. 迩言:浅近之言。
15. 溃:通“遂”,顺利、成功。
16. 靡止:没有礼法、没有法度。
17. 膴(wǔ):富足。
18. 艾(yì):干练。
19. 冯(píng):徒步过河。
生僻字注音
旻(mín)、遹(yù)、邛(qióng)、潝(xì)、訿(zǐ)、膴(wǔ)、冯(píng)。
《诗经·小雅·小旻》宛如一幅从西周末年政治泥沼中勾勒而出的黑暗画卷,每一处笔触都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对统治者昏庸无道的尖锐批判。它以沉郁顿挫的文字,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政治的腐朽与社会的动荡,读来令人痛心疾首,又感慨万千。让我们逐联走进这首诗,探寻其中深沉的意蕴。
第一联:天威之下,乱象丛生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诗篇伊始,诗人便将目光投向那浩瀚苍穹,直指上天的暴虐。在古人的认知里,上天的意志与人间的兴衰紧密相连,此时上天展现出的疾威,如狂风骤雨般倾洒在人间大地,预示着灾祸的降临。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像是一种隐喻,为下文对人间政治乱象的批判埋下伏笔。
“谋犹回遹,何日斯沮?” 镜头迅速切换至朝堂之上,诗人愤怒地指出,朝廷的谋划邪僻不正,偏离了正道。这种混乱的谋划就像一场无休无止的噩梦,诗人不禁发出质问:这样的状况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终止?“谋臧不从,不臧覆用。” 那些充满智慧、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善谋良策,被统治者弃如敝履;而那些祸国殃民的歪门邪道,却被欣然采纳,奉为圭臬。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诗人目睹这一切,内心的痛苦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抑制,这种混乱的谋划,已然成为国家的巨大灾难,让国家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从艺术手法来看,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以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的自然景象起兴,引出对朝廷政治腐败的批判。这种手法不仅使诗歌的开篇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还让抽象的政治批判变得生动形象,易于读者理解。诗人对上天不公和统治者昏庸的强烈不满,在这一联中喷薄而出,为全诗奠定了悲愤的情感基调。
第二联:党争之祸,绝望哀歌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 诗人将朝堂之上的丑恶现象具象化,描绘出一幅小人党同伐异、互相诋毁攻击的丑陋画面。“潝潝” 形容小人相互附和,结党营私;“訿訿” 则刻画了他们彼此攻击、诋毁的嘴脸。在这样的环境中,朝堂不再是为国家谋福祉的地方,而是沦为了小人争权夺利的战场,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