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夜读诗经之一九零《无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10. 何:同“荷”,负,戴。蓑(suō):草制雨衣。

11. 餱(hóu):干粮。

12. 物:毛色。

13. 牲:牺牲,用以祭祀的牲畜。具:备。

14. 薪:粗柴。蒸:细柴。

15. 雌雄:此句言猎取飞禽。

16. 矜矜:小心翼翼。兢兢:谨慎紧随貌,指羊怕失群。

17. 骞(qiān):损失,此指走失。崩:散乱。

18. 麾:挥。肱(ɡōnɡ):手臂。

19. 毕:全。既:尽。升:登。

20. 众:蝗虫。古人以为蝗虫可化为鱼,旱则为蝗,风调雨顺则化鱼。

21. 旐(zhào):画龟蛇的旗,人口少的郊县所建。旟(yǔ):画鸟隼的旗,人口众多的州所建。

22. 大人:太卜之类官。占:占梦,解说梦之吉凶。

23. 溱(zhēn)溱:同“蓁蓁”,众盛貌。

《诗经·小雅·无羊》宛如一幅鲜活生动的田园牧歌画卷,笔触质朴而细腻,将我们带入那个遥远而充满生机的时代,沉浸式领略畜牧业蓬勃发展的繁荣盛景,以及牧人简单而充实的日常生活。全诗共四章,每章八句,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仅凭借简洁明快的白描手法,就勾勒出一幅幅灵动的画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读来如临其境,让人对那个时代的乡野风光充满遐想与向往。

第一联:繁盛之景,牧兴之赞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诗歌开篇,诗人便以一连串饱含激情的设问,如同一记记充满力量的鼓点,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这看似简单的询问,实则是对牛羊繁盛的有力强调。想象一下,那是怎样壮观的场景,一群群洁白如雪的羊儿,数量多达三百,它们聚集成群,像是流动的云朵在广袤的草原上缓缓飘动;而牛群中,有九十头高大健壮的大牛 “犉”,它们身躯伟岸,彰显着生命的力量与富足。这一问一答之间,畜牧业兴旺发达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不禁为这繁盛的景象而惊叹。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紧接着,诗人将镜头拉近,聚焦于牛羊的细节。当羊群归来时,它们的羊角相互汇聚,“濈濈” 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羊角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的模样,既展现了羊的数量之多,又呈现出它们安静祥和的状态;而牛群归来时,牛儿们摆动着湿润的耳朵,“湿湿” 二字,仿佛能让我们看到牛耳上那微微的水汽,感受到它们反刍时的悠然自得。

从艺术手法来看,设问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白描手法则以简洁而精准的笔触,生动地勾勒出牛羊的形态和数量,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画面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畜牧业繁荣的由衷赞美,更从侧面肯定了牧人辛勤劳作的成果,是他们的付出,才换来了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联:牧歌生活,辛勤之章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这几句诗,宛如一组灵动的镜头,捕捉到了牛羊在草原上的各种动态。有的牛羊悠然自得地从山坡上缓缓走下,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有的来到清澈的池边,低头饮水,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还有的或安静地卧着休憩,或欢快地活动玩耍。这些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牛羊生活的自由自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