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夜读诗经之一一六《扬之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读诗经之一一六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扬之水》作为《诗经·国风·唐风》中的经典篇章,以简洁而富有韵律的文字,勾勒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物心境。其从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摹,到对人物情感与行动的细腻刻画,再到对时代风云的含蓄暗示,都彰显出《诗经》作为我国古典诗歌源头的独特魅力。下面,让我们对这首诗作逐联与整体的深度赏析。

一、诗句赏析

第一章

“扬之水,白石凿凿。”开篇以“扬之水”起兴,描绘出湍急奔腾的河水,在水流的冲击下,河底的白石棱角分明,闪耀夺目 。这一自然场景的描绘,不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还营造出一种激昂且充满动感的氛围,让读者似乎能听见河水的咆哮声,看见白石在水流中若隐若现。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紧接着,画面由自然之景转向人物。诗人描绘了士兵们身着白色衣裳,衣领上装饰着鲜艳的红色边饰,整齐有序地跟随君子奔赴曲沃的场景。白色与红色相互映衬,庄重而热烈,不仅展现了士兵们的严整军容,更流露出他们对此次行动的热忱与期待。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最后,诗人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见到君子后的喜悦心情。在那个时代,君子往往代表着正义、权威与希望,能够追随君子,参与重要行动,对士兵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这种情感的抒发,自然质朴,与前文的场景描写紧密契合,相得益彰。

第二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