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可是百姓的撤离哪里是那么简单,看看什么都想着带上,他们什么都不舍得丢下,大包小包,推车挑担,拖家带口,行动极其缓慢,毛承杰派部队催促,百姓们总是磕头捣蒜求情宽限他们一些时日,他们还没有收拾停当。

急的毛承杰一嘴的火泡,百般劝说,顶不住百姓们破家难离,毛承杰也没有办法用强,他只好一方面让各营做好戒备,另一方面做好快速撤退的准备。

战斗部队撤退很简单,最麻烦的是后勤营。

后勤营原来是躲在大山里的,后来发现,躲在山里条件十分艰苦,缺医少药,很多伤员都是来不及救治都牺牲了。

无奈,王大山和毛承杰商量,后勤营也跟随主战营一起撤到长生岛。

这次夺取七座城寨的过程中,又增加了数百名伤员,虽然发放了伤残补贴和抚恤,但也不能放手不管,在这个战乱年代,受伤的士兵,没人管只能等死,要妥善安置好伤兵,才能使战兵们没有后顾之忧。

毛承杰来到辽河边,望着滚滚向西的河水,无论到哪里,要先将后勤营送过辽河,万一有情况,他们也不至于拖累了主战营的后腿。

辽河西岸按道理是大明的土地,大量人员过境为了不发生误会,毛承杰让王大山带人亲自到广宁交涉。

同时给锦衣卫上官写了汇报的奏疏,上报了这段时间取得的功绩,夺取七座城池,救出百姓十余万,同时带上了牛录额真的战旗和300余建奴头颅。

奏报当中重点书写了毛承杰和各主战营营长的功绩,当然也不忘送上一些银两和缴获,这是请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能让上官白白劳驾上报不是。

这次功劳太大,不敢假手于人,由王大山带来500人亲自押送到广宁报功。

广宁城中马蹄声疾,锦衣卫百户王大山身披征尘,快马冲入城内,身后随行的队伍,竟然跟着好几辆大车,拉着三百多颗女真士兵的首级,还有一面甲喇额真的战旗,这一幕瞬间在城中引发轩然大波,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

城门守卫马上报告了巡抚衙门,辽东巡抚王化贞听闻此事,内心狂喜,仿佛已看到自己加官进爵的锦绣前程。他迫不及待地传令,将王大山带入巡抚衙门。

ⓘ🅑𝐐𝙶. vⓘ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