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自己选个职位吧!(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即便患病,有太医和珍贵药材,怎会致死?”
“若李善长心怀恶意,凭他的地位,要除掉军师易如反掌。
”
“而且,他一直想与军师联手。
”
“军师威名在外,二人若合作,朝堂上将无人能敌。
”
结果军师清高自守,不愿与李善长同流合污,李善长因此恼羞成怒,对他下了狠手。
这理由听起来倒是头头是道,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但事实上,真正清楚二人关系的人都知道这只是无稽之谈。
无论刘伯温身体状况如何,他和李善长之间始终存在隔阂。
这种对立从他们各自的出身便已注定。
两人都是重要人物,若要联手反而会惹麻烦。
因此,朱元璋不会相信这种说法。
但他转念一想,如果把责任推给李善长,似乎也未尝不可。
---
胡大老爷在刘伯温去世后才得知消息。
毕竟他是个讲究的人,说在家闭门不出就绝不出门。
所以之前他完全不知道刘伯温病重的消息。
等到他得知时,人已经过世了。
胡大老爷对刘伯温的去世深感惋惜。
这样一位杰出人才的离去,确实令人遗憾。
刘伯温的才智毋庸置疑。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他的智商、见识和眼界几乎无人能及。
他对局势的判断以及对人性的洞察,远远超越他人。
满朝文武中,只有胡大老爷和刘伯温一样,一心想着尽快脱身。
而他们的退意原因也是一样的——为了保命!
二人心里都清楚,唯有摆脱朱元璋的控制,辞官归隐,才能稍得安宁。
尽管出发点相同,但两人最终的选择却大相径庭。
刘伯温太过于孤高自许!
按常理,既然已经为官,还是朱元璋麾下的官员,甚至有了爵位,哪怕不献媚,至少也不该如此清高。
别说面子不面子的。
明明已经看清局势,再留下去性命堪忧,偶尔低个头又如何?
或者,只要低头便能全身而退,却仍执拗地选择默默无闻,不愿屈服。
这又能怪谁呢?
胡大老爷此时也在思索,刘伯温这般年纪在此时离去,难免有些怀才不遇之意。
毕竟,像他这样聪慧的人,看得比常人更透彻。
可偏偏看透之后,却因性格无法改变命运。
他不烦恼谁来烦恼?
再看看胡大老爷,那才是真正的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