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废除丞相制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即便刘伯温渴望归隐,也始终未能如愿。
他意识到,朱元璋一方面畏惧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智慧传承给他人,可能引发内乱。
然而,直接除掉他又缺乏正当理由,这让局面陷入尴尬境地。
最终,双方都承受着这种微妙关系带来的痛苦。
正是这段经历,使刘伯温看清了朱元璋的真实想法——皇权稳固与大明基业才是他的核心关切。
为此,朱元璋不惜背负骂名甚至历史污点。
胡惟庸在众人中显得格外独特,他在高位上虽未遭遇朱元璋的打压,反而轻松卸任。
如今他悠然于朝堂之外,似闲云野鹤般与朝廷和皇室保持距离,却依旧自在逍遥。
这种生活让刘伯温无比向往。
相比之下,大明官场上的其他人无不战战兢兢。
李善长本应凭借智慧逃脱厄运,毕竟他是比胡惟庸更为狡猾的政治家。
然而权力的**让他迷失了方向。
登上丞相之位后,他逐渐被权力迷惑,不再如从前那般清醒。
朱标在散朝后随父亲入御书房,沉默许久后问道:“父皇,为何临近之时,反而收回了政令?”
“儿臣觉得,李相稍加反对,您不会轻易收回决定吧。
”
“您是不是另有打算?”
确实,知子莫若父,反过来也是如此。
朱标对他的父皇还是比较了解的。
朱元璋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一旦认定的事,即便碰壁也不回头。
但今天很有趣,李善长刚反对几句,父皇就改变了主意。
这里面要是没有别的谋划,那才奇怪。
朱元璋嘴角微扬,显然很满意儿子对自己如此了解。
但他没有直接回应,而是问了一个问题。
“标儿,你觉得李善长如何?”
朱标迟疑片刻答道:“大明功臣,擅长政务,但野心不小。
”
朱元璋点头认可,脸上笑意更浓。
“你说得对,李善长就是这样的人。
”
“那么,你觉得,这样的人还适合当丞相吗?”
朱标沉思良久才答:“不适合。
”
“野心大的人,能力强反而更有害。
”
朱元璋笑了。
“哈哈,看来我们父子的想法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