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罗贯中与施耐庵的渊源竟如此深厚(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曹丞相的奸诈、刘玄德的哭哭啼啼、诸葛孔明的算无遗策……

这些在正史上压根没有,或者绝对没有如此鲜明的形象,却被《三国演义》塑造得栩栩如生。

关羽在历史上不过是蜀国的一员大将,可经过《三国演义》的刻画,他成了忠义的化身。

而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又曾是多少中年人心中的白月光?

白马银甲钢枪,七进七出无人能挡……

可以说,罗贯中完美地为人们构建了一个他想象中的三国世界。

那个世界中,有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那个世界中,有武将忠肝义胆,以一当千护主;

那个世界中,有太多的精彩与传奇。

如果换个角度思考,给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打上几个标签的话,后世人或许会更加熟悉:

架空历史、权谋、群像、综武、慢热……

如果将《三国演义》视为一部现如今的网络小说,再对照这些常见的标签,是不是感觉格外亲切?

除了文风采用文言文,远胜于那些快餐式的网文,其他套路是不是几乎都能在网络小说中找到相似的影子?

没错,换个角度,如果把《三国演义》看作一部顶级的网络小说,思路立刻就豁然开朗了。

仔细一想,的确如此。

以原本的三国历史为基础,调整人物设定,结合史实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创作。

说白了,就是“大势不变,细节可调”,硬生生写出了一部奇书。

真是奇书!

没有这本书,谁会知道三国时期有那么多谋士,智谋如妖?

没有这本书,谁会知道三国时期有那么多猛将,勇猛无敌?

甚至后来不少人时不时翻阅这本书,早已不是在读故事。

而是在从中寻找灵感。

什么灵感?

算计人的灵感!

简直离谱!

不过,跟罗贯中简单聊了几句后,胡惟庸大概明白了。

这小子是施耐庵的徒弟!

那位何尝不是把大宋时期方腊的事迹七拼八凑,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呢。

还是那句话,大势不变,小势可调!

这一点做得很好。

胡惟庸刚看到《水浒传》时,还担心这东西会犯忌讳。

可仔细一翻,再一琢磨……

哦,宋江他们最后全招安了。

那就没事了!

这样的结局,自然不会有什么忌讳。

如果真的给胡大老爷来个脑洞大开的穿越文,或者宋江一路带领兄弟们大获全胜的爽文,胡大老爷怕是得气得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