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张道浚被流放(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听到张道浚三字,崇祯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这个他曾黜落的锦衣卫指挥使怎么还在带兵,自己好像从宋统殷的报功奏疏里面看到过几次了,宋统殷还把这支队伍从团练变成了官军,只不过那会山西打了不少胜仗自己也没当回事,就批准了。
“张道浚...”皇帝沉吟片刻,“可是那个流放雁门关的锦衣卫指挥使张道浚?朕初继位时记得他是阉党成员,同杨维垣这些人关系很好。”
温体仁躬身回答:“正是此人,虽私离戍地有罪,然其回乡后屡破流寇,保境安民,宋抚院在时还比较倚重他。”
崇祯冷哼一声,未再多言。
十日后,又一份急报送达朝堂。
“山西围剿流寇失利,泽州营全军覆没损兵二千,参将张道浚被俘后让流寇放回,总兵张应昌已经指挥大军撤离,戴抚院称流寇有十数万,请求朝廷增援。”
朝堂上一片哗然。温体仁瞥见皇帝面色阴沉得可怕,急忙出列:“陛下,张道浚丧师辱国,罪不容诛!请立即革职拿问!”
“温首辅说得对,分明是张道浚与流寇有私!”御史吴振缨厉声奏道,“否则流寇为什么放他生还?必是通贼无疑!”
不少朝臣纷纷附和,要求严惩张道浚。
就在此时,山西巡按冯明阶的奏疏送达,这份奏疏没有急于指控张道浚通贼,而是细致列举了他私离雁门戍地的事实,并提出:“张道浚虽曾有微功,然沁水失陷,泽州营全军覆没,功过相抵,当追究其私离戍地之罪。”
崇祯看着这份奏疏,心中已有计较,他不便严惩自己亲自提拔的河南巡抚玄默,但是总需要有人为这些败绩承担责任,张道浚的过去和现在,都使他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
朝会上,关于如何处置张道浚的争论异常激烈。
以温体仁为首的一党坚持严惩:“张道浚丧师辱国,非死不足以谢天下!”
而以兵部尚书张凤翼为首的一党则相对缓和:“张道浚虽败,然其先前屡破流寇也是事实。当下正是用人之际,不如让他戴罪立功?”
他父亲张铨在朝中也有故旧纷纷上奏为他脱罪,张道浚的哥哥张道泽在京师做官,写了血书为自己弟弟辩护。
崇祯冷眼旁观着朝臣们的争论,心中明镜似的,温体仁之所以坚持严惩,是因为张道泽曾经弹劾过他受贿之事,恨屋及乌之下想搞死他弟弟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