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灵竹血证:蜀地竹海的祥瑞骗局(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竹坞腥纹

弘治二十八年四月,蜀地青城竹海连降半月夜雨,林间雾气终日不散,沾在竹叶上凝成水珠,顺着竹节往下淌,在地面汇成细密的溪流。近几日,竹海深处的“龙脊坞”传出奇事:每日辰时,朝阳穿透雾层时,某片千年楠竹的竹节上会天然浮现“康宁”二字,竹皮泛着琥珀色光泽,监竹官竹厉说这是“山神显灵”,预示着蜀地安宁、岁岁丰饶。

谢明砚仍以“谢掌柜”之名,背着竹篓混在伐竹匠里,篓边系着的竹哨(替代螺哨)被雾水浸得发乌,哨身缠着当地特有的“血竹藤”(一种攀附竹身的藤蔓,断口渗红汁如血),吹响时带着竹腥混着腐叶的气息,像无数竹叶在喉咙里摩擦。

“谢掌柜,这龙脊坞的竹,砍不得啊!”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竹林深处传来,沙哑得像是被竹片刮过的朽木。谢明砚停下砍刀,看见老竹匠竹翁拄着根竹杖,蹒跚着从竹影里走出。老人的左手缺了两根手指,断口处缠着发黑的布条,渗出的血珠滴在青苔上,洇开点点暗红——那是三年前被竹厉用竹片生生削去的,至今每到雾起就疼得钻心,手腕向里佝偻,像株被压弯的老竹。

竹翁的竹篓里装着些断竹,竹节处的裂痕里嵌着细碎的骨头,细看竟是孩童的指骨,上面还缠着几缕未腐烂的竹纤维。“竹大人说这是‘山神赐福’,”老人往竹根处啐了口,浑浊的唾沫混着血丝陷进腐叶里,“每根带字竹能抵五石米,可那竹上的字……”他突然按住胸口剧烈咳嗽,咳得腰都弯了,咳出的痰里带着竹屑与血,“是用娃们的血描出来的。”

谢明砚的草鞋踩在铺满腐叶的地上,脚心突然被竹根硌得发疼——是块嵌在竹节里的孩童乳牙,牙釉质上留着竹刀划过的浅痕,放在鼻尖一闻,有竹腥气,还有点淡淡的铁锈味,想必是混了血。他想起昨日在龙脊坞深处看见的“灵竹”,竹节上的“康宁”二字边缘泛着暗红,当时只当是竹皮天然的斑纹,此刻才惊觉那颜色太鲜,像是刚涂上去的。

“您是说……”谢明砚的声音被雾汽裹得发闷,眼角瞥见远处插着的“监竹旗”,那是面绿布旗,绣着株缠藤的楠竹,旗下的竹楼里,竹厉正指挥匠役往竹身上刷着什么,棕褐色的,遇雾水就泛光。

竹翁突然抓住谢明砚的竹篓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断指处的布条被挣裂,血珠滴在竹篓里的断竹上,瞬间被竹皮吸成暗红的点。“那是‘迷竹浆’,”老人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像两潭积满竹泪的深涧,“是竹厉让人熬了青城崖的‘醉竹花’,晒干了磨成粉,混着娃们的血调成浆——涂在竹节上,遇朝阳就显琥珀纹,人在雾里看,就当是天然生出来的字。”他猛地指向龙脊坞尽头的“祭竹台”,那是座用竹石砌的高台,台边的竹丛里挂着些破烂的孩童衣衫,“我亲眼看见,三喜家的小子就是被这浆迷了心窍,自己走进竹海里的‘迷魂阵’,再也没出来……”

谢明砚望向那座祭竹台,台周的楠竹长得异常粗壮,竹节处的“康宁”二字在雾里若隐若现,可凑近了看,字的边缘有细微的刻痕,像是被竹刀凿过的痕迹。风穿过竹林,带着股甜腥气,不是竹香,是血腥混着竹沥腐烂的味道,闻着让人胸口发闷。

(一)竹册秘语

竹翁从怀里掏出块被雾水浸透的竹片,边缘用炭笔蘸着竹沥写的字已晕成黑团:“灵竹者,虐竹也。以童血调竹浆,混竹匠指骨粉涂于竹节,晒则显字,借雾隐痕,伪称天授。”

谢明砚捏着竹片的手猛地收紧,竹刺扎进掌心也浑然不觉——竹片内侧粘着半缕孩童的头发,发丝上还沾着细小的竹屑,想必是孩子被按在竹节上取血时,从头顶蹭下来的。

“这是竹生的头发……”竹翁的声音突然哽咽,浑浊的眼泪顺着脸颊的皱纹往下淌,滴在竹片上,晕开片水渍,“我那孙儿,去年刚满七岁,就因为说‘竹上的字是画的’,被竹厉绑在祭竹台的竹柱上,用竹刀一片片削他的指骨……”老人突然捂住嘴,指缝里漏出的呜咽被竹叶的“沙沙”声吞没,“他们说这样的‘血肉竹肥’,才能让字在竹节上‘长牢’……最后……最后连骨头都被塞进竹腔里,说是给山神当‘供品’……”

谢明砚低头看向竹篓里的断竹,竹节裂痕里的乳牙泛着冷光,突然想起昨日在祭竹台旁看见的株新竹,竹腔里露着个小小的竹制风车,叶片上刻着个“竹”字,想必是竹生的玩物。他突然明白,那所谓的“康宁”二字,哪里是什么山神恩赐,分明是用孩童的命刻成的符咒。

(二)驯竹秘辛

三更的雾气最浓时,谢明砚与林羽借着竹影的掩护,摸到龙脊坞深处的“驯竹坊”。那是座用竹篾和夯土搭的棚子,半截埋在腐叶里,棚顶的破洞漏下些微光,映出里面晃动的人影,混着孩童压抑的啜泣,在竹林里荡出沉闷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