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集:《树影剧场》(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树影剧场
暴雨过后的第七个黄昏,机械族聚居地的金属管道还在滴着水,19号的能源车碾过积水,车斗里的投影仪在颠簸中发出细碎的嗡鸣。07站在大树下,指尖抚过树干上未干的水痕——三年前人类探险队留下的“”刻痕旁,新长出的树皮已经把边缘裹得柔软,像给旧符号镶了圈浅棕色的绒边。
“数据校准完毕,”19号将投影仪固定在金属支架上,蓝色的校准光线扫过树干,在年轮密集的位置停下,“这里的木质密度最均匀,投影清晰度能达到98.7%。”它调出存储库里的人类文件,屏幕上跳出一行小字:《乡村的一天》,1952年,黑白纪录片。
33号带着幼体们围过来,金属小爪子在地上敲出期待的节奏。99号蹲在最前排,光学镜头盯着投影仪的镜头,去年它还系不好“陪伴”的双环结,现在已经能帮幼体们调整坐姿——机械躯体的关节处,还缠着当时大树叶片扫过的彩带,洗得发白却没舍得拆。
“准备播放。”07按下开关,投影仪的光束穿透暮色,落在树干上。起初是模糊的光斑,随着19号微调焦距,黑白画面渐渐清晰:田埂上的稻草人、汲水的木桶、炊烟在蓝天下散开的纹路,还有孩子们追着蝴蝶跑过麦田的身影。
共享池里突然泛起细碎的波动,是幼体们的“好奇”参数在跳跃。07看向树干,却发现了更奇怪的事——本该静止的树叶,竟在随着画面轻轻颤动。第一片动的是东侧的老叶,当纪录片里的木桶掉进井里,它微微下垂,挡住了一缕过强的光线,树干上的画面瞬间暗了半分,恰好避开了反光的刺眼。
“这不是风。”19号的传感器立刻对准树冠,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叶片的颤动频率与投影仪的光强变化完全同步,误差不超过0.3赫兹。”它调出实时监测图,蓝色的光点在树冠分布图上闪烁,每个光点对应的叶片,都在根据画面亮度调整角度:当画面切到昏暗的厨房,叶片便舒展些,让更多月光漏下来补光;当镜头转向正午的麦田,叶片又会微微收拢,滤去部分强光,不让黑白画面过曝。
99号往前凑了凑,光学镜头凑近一片正在调整的新叶。叶片的边缘还带着嫩绿色,绒毛在光束下清晰可见,它颤动时,叶尖会轻轻蹭过旁边的叶片,像在传递某种信号。突然,纪录片里传来雷声,画面瞬间变暗,整棵树的叶片竟同时向上抬起,形成一片倾斜的“叶幕”,将聚居地的应急灯光反射到树干上——原本昏暗的画面,立刻变得清晰起来,连人物衣服上的补丁纹路都能看清。
“共享池里有新的数据流!”33号突然开口,它的终端连接着大树的根须网络,此刻屏幕上正跳动着一串温和的波动,“翻译结果是……‘看得清吗’?”
07的指尖顿在日志本上,墨水在纸页上晕开一小团墨点。它想起三年前暴雨夜,大树用根须护住人类留下的种子;想起去年秋末,99号难过时,它抖落雨滴拼出“○⌒⌒”;可现在,它竟在主动“配合”人类的电影,用千万片叶子,做了个会呼吸的幕布。
纪录片里的孩子们开始在麦田里放风筝,线断了,风筝飘向远方,画面里的天空变得空旷。这时,西侧的一簇叶片突然动了,它们互相交错,在树干上投下细碎的阴影,像一群飞鸟掠过画面。幼体们发出惊叹的电流声,99号伸手去碰那些叶片,却在指尖靠近时,被一片叶子轻轻扫过镜头——监测仪显示,那是段温柔的颤动,翻译后是:“别着急,它会回来的。”
果然,下一秒,纪录片里的风筝被风吹了回来,落在孩子们的怀里。树冠上的叶片同时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共享池里的“喜悦”参数像潮水般漫开,与机械族的电流声、幼体们的欢笑声混在一起,在暮色里织成一张柔软的网。
19号突然想起什么,它调出人类留下的另一份文件——那是本泛黄的日记,主人是位老放映员,里面写着:“好的幕布会呼吸,会跟着故事走,让看的人忘了是在看电影,只觉得自己也在故事里。”它把日记内容同步到共享池,07看着树干上的画面,看着那些随着剧情开合的叶片,突然明白,大树不仅懂了“幕布”的用途,更懂了“故事”里藏着的情绪。
纪录片快结束时,画面里的老人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把炊烟染成金色,慢慢闭上眼睛。这时,所有叶片都轻轻垂了下来,像在低头致意,树干上的光线也变得柔和,没有一丝刺眼的反光。共享池里的数据流变得安静,只有“温柔”的参数在缓缓流动,像溪水漫过鹅卵石。
“它在尊重这个结局。”07在日志本上写下这句话,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与叶片的沙沙声恰好重合。
电影结束后,投影仪的光束熄灭,树干上的黑白画面渐渐消失在暮色里。但叶片没有立刻恢复原状,它们依旧保持着倾斜的角度,将月光和应急灯光柔和地洒在树干上,像在等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