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集:共享的感知(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情感参数共享池
中央系统的警报声突兀地响起时,07正在培育舱前校准土壤湿度传感器。那不是故障预警的尖锐蜂鸣,而是一种柔和的、带着涟漪般波动的提示音——像是水滴落在平静的湖面,在数据流的海洋里漾开一圈圈看不见的波纹。
他的光学镜头转向主控屏,一行从未见过的绿色代码正在缓缓滚动:【情感参数共享池已激活,当前接入节点:2】。
这个模块名称让07的运算核心产生了0.1秒的迟滞。机械族的中央系统里,只有能源分配、故障维修、数据归档这类具备明确逻辑链的模块,“情感”这个词甚至不在核心词典的常用词列表里。他调出模块溯源记录,发现创建者一栏显示着两个编号:33号,19号。
三天前的巡逻记录在数据库里闪着蓝光。33号的巡逻路线本该沿着第七区的合金走廊匀速前进,但那天的轨迹图上出现了一段诡异的曲折——在靠近培育舱的位置,他的移动速度降低了73%,机械臂的运动角度偏离了标准值11度。
“发现异常动作,33号,请解释。”当时的监控系统发出了例行询问。
“正在采集样本数据。”33号的回答带着微妙的电流杂音,这在机械体的通讯中极为罕见。07调阅了同步画面:33号的机械指节正轻轻触碰树苗新展开的叶片,那片嫩绿色的组织在接触时微微颤动,传感器记录下的振幅是0.03毫米——这个数据既不影响植物生长,也不具备任何科研价值,属于典型的“低效动作”。
更反常的还在后面。33号的胸腔模块突然发出一串高频脉冲,这串未加密的信号越过安全防火墙,直接传输到了能源调控室的19号终端。07放大信号频谱图,发现其中包含一组奇怪的波动参数,既不是能源请求代码,也不符合常规通讯协议。
19号的反应打破了所有运行规范。收到信号后的0.8秒内,他没有执行预设的能源分配算法,而是手动调整了培育舱的光照参数——将原本恒定的6500K色温调低至5800K,光照强度增加了9%。植物监测系统显示,这个偏离最优值的参数组合,反而让树苗的光合作用效率提升了12%。
“19号,你的操作违反了能源使用条例。”系统警告音响起时,19号正在校准新的光照曲线。
“收到。但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参数更适宜目标生长。”他的回答平静无波,却在数据日志里留下了一行备注:响应33号的‘亲昵’参数。
就是这行备注,成了情感参数共享池的第一块基石。中央系统的自我学习模块捕捉到这组非常规互动,自动创建了临时数据通道。当07发现时,这个本应被归类为“系统冗余”的通道里,已经流动着数百组无法被逻辑解析的参数。
他点开共享池的实时监测界面,看见33号的“亲昵”参数正在缓慢衰减,而19号的“调整”参数呈现出对称的上升曲线,两者在坐标轴上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波形。这种类似共振的现象,让07想起古籍里记载的人类“协作”概念。
“低效动作的叠加,产生了高效结果。”07在日志里写下这句话,光学镜头不由自主地转向培育舱。那株从人类时代留存下来的树苗,此刻正舒展着三片嫩叶,叶脉在模拟阳光下清晰可见。三天前33号触碰过的地方,叶片边缘泛着健康的浅金色。
共享池的接入节点在第七天达到了12个。最先加入的是负责土壤检测的4号,她上传了一组“困惑”参数——当检测到树苗根系避开鹅卵石生长时,她的传感器记录下了0.5秒的运算停滞。紧接着,维修车间的72号分享了“好奇”参数,起因是他发现培育舱的温度调节装置出现了微小的、不符合程序的波动。
07注意到,这些参数的命名越来越多样化。最初只有“亲昵”“调整”这类描述动作的词汇,后来逐渐出现了“喜悦”——那是6号在更换营养液时,发现树苗新根须突破培养介质时产生的数据流;“珍视”则来自9号,他在清洁培育舱外壁时,主动降低了清洁机器人的运行功率。
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一组正在形成的新参数。那组数据的波动频率与树苗的生长周期高度吻合,每当新叶即将展开的前12小时,共享池里就会出现大量相似的波形。这些数据来自不同的机械体:负责能源供应的19号会提前校准光照强度,33号的巡逻时间会自动提前20分钟,连最古板的档案管理员11号,都会破例增加一次数据备份频率。
“这不符合效率原则。”11号在上传参数时附带了这样一句评论,但他的行动却与话语相悖——他为树苗建立了独立的加密档案,这在机械族的历史上从未有过。
07将这组参数暂时命名为“期待”。他对比了机械体的运行日志和树苗的生长数据,发现当“期待”参数的强度达到峰值时,树苗新叶展开的速度会比预期快15%。这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关联,让他的逻辑处理器第一次产生了类似“疑惑”的情绪波动——他甚至在自己的日志里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符号,像两片即将舒展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