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惊艳群臣(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文官这边更是炸开了锅。翰林学士刘三吾激动得胡子直颤:"此诗气吞山河,雄视古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何等的气魄!"

"殿下此诗,当浮一大白!快,快让我抄下来..."

而一旁的史官正在疯狂记录。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他转头看向朱标,发现太子正望着殿外出神,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标儿,你怎么看?"朱元璋故意问道。

朱标回过神来,轻声道:"雄英这孩子...儿臣一直知道他胸有韬略,却不知文采也如此斐然。"他顿了顿,突然笑道:"只是这'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怕是要气活几位古人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拍着龙椅扶手道:"气活就气活!让他们看看,咱老朱家的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礼部尚书赵瑁突然出列,激动道:

"陛下,臣请将太孙殿下此诗刻碑立于国子监,供天下学子瞻仰!"

"准了!"朱元璋大手一挥,"不仅要刻碑,还要让翰林院编入教材!让全大明的读书人都背下来!"

殿内气氛愈发热烈。武将们已经开始讨论要不要把这首诗编入军歌唱诵;

文官们则争论着诗中提到的历代帝王该如何评价;就连一向严肃的都察院御史们都忍不住交口称赞。

“对了,你可知道,雄英他们何时能回来啊?”

朱元璋问向那个驿卒。

驿卒低着头恭敬道:"回禀陛下,小人出发时,殿下已命人收拾行装准备启程。按行程推算,约莫两三日便可抵达应天。"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龙椅扶手:"两三日...两三日..."他突然转头对身旁的大太监道:"去,让锦衣卫派探马沿途查探,看看雄英他们到哪了!"

"老奴这就去办。"大太监躬身应道,正要退下,又被朱元璋叫住。

"等等!"老朱摸着下巴上的胡须,若有所思,"让御膳房准备些雄英爱吃的菜...对了,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