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改革后的社会创新氛围营造(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君逸尘将那枚晶莹剔透的羊脂白玉扳指套在指节上,又缓缓褪下,反复摩挲着扳指内壁阴刻的缠枝莲纹。龙案上摊开的《民生奏疏》已被朱砂批注得密密麻麻,当他的目光扫过 "免役法惠及万民" 的字句时,忽然将奏本重重拍在案几上,青玉镇纸被震得发出清鸣。

"来人!" 鎏金蟠龙柱下的宦官闻声疾步上前,却见帝王袍袖翻飞间,十二章纹冕旒剧烈晃动,"去传三司使、枢密副使、翰林院学士,半个时辰内齐聚文德殿!" 待阶下重臣跪满一地,君逸尘抓起案头的青铜爵盏,将残酒泼向金砖地面:"看看汴京的勾栏瓦舍,听听市井的叫卖吆喝,咱们的百姓温饱无忧了,可这大宋就该永远守着祖宗成法?"

他大步踱至丹墀前,玄色皂靴碾过洒在地上的酒水,"当年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何尝不是大破陈规?如今朕要下旨 —— 凡有能工巧匠发明新器械、文士撰创新学说、商贾开辟新商路者,皆可获封 ' 天工勋章 ',享朝堂奏对之权!" 话音未落,阶下文官已开始交头接耳,武将们则握紧了腰间佩刀。

半月后的早朝,当工部呈上能自动灌溉百亩良田的 "龙骨水车改良版",当太学学子递上质疑《九章算术》的《数理新论》,君逸尘望着殿外飘飞的柳絮,想起幼时在御花园摔碎的青瓷盏 —— 那时他以为碎瓷再无用处,如今方知,破碎之处,正可生出新芽。

这道旨意如同投入汴河的巨石,激荡起千层浪。不出三月,临安城的酒肆里流传着 "诸葛连弩改良成连发十矢" 的传闻,泉州港舶司堆满了记载着 "水密舱新造法" 的羊皮卷,甚至连勾栏里的说书先生,都开始讲起 "书生发明活字印刷" 的新编故事。

君逸尘大手一挥,国库的银子就像决堤的洪水,“哗啦啦” 地涌向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拿到钱的学者们干劲十足,可这研究方向却越来越偏。有个科研团队,拿着巨额经费研究 “如何让猪学会写诗”。他们每天对着猪圈里的猪念唐诗宋词,还煞有介事地在猪食里添加据说能激发文学灵感的神秘草药。结果猪倒是长得膘肥体壮,可写出来的 “诗” 全是 “哼哼哼,槽里空,给我食,我最凶”,把来视察的官员笑得直不起腰。

还有个学府的教授,带着学生研究 “云朵的形状与天气的神秘联系”。他们每天架着望远镜,仰着脖子观察天空,还在屋顶上摆满了奇形怪状的仪器。有一天,教授突然激动地宣布:“我发现了!当云朵变成兔子形状时,第二天准会有人丢钥匙!” 学生们面面相觑,有个胆大的问:“老师,那要是云朵变成烤鸭形状呢?” 教授一本正经地回答:“那说明朝廷要加菜了!”

为了表彰创新人才,君逸尘设立了 “国家创新奖”,奖金高得能买下半座城。这奖项一公布,全大宋的人都红了眼,不管会不会创新,都憋足了劲想搞出点东西来。有个老农,扛着自己发明的 “自动喂鸡神器” 来申报。这神器就是个绑在木棍上的破瓢,他一本正经地介绍:“只要把瓢装满粮食,往鸡窝上一挂,鸡一啄食,瓢就会自动摇晃,粮食就像下雨一样掉下来,省时又省力!” 评审们强忍着笑问:“那要是鸡啄得太猛,瓢掉下来砸到鸡怎么办?” 老农挠挠头:“那就当给鸡做免费按摩了!”

京城的创新孵化中心更是热闹非凡。这座气派的建筑里,每天都挤满了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有个年轻人,拉着投资人的手,唾沫横飞地介绍自己的项目:“我们要打造大宋第一家‘会说话的包子铺’!包子蒸熟后,会自动喊‘我熟啦,快来吃我’,这样就不怕包子放凉没人知道了!” 投资人听得目瞪口呆,问:“那要是包子喊太久,嗓子喊哑了怎么办?” 年轻人一拍大腿:“这就是我们的商机!我们还可以推出包子 “润喉糖”,让包子永远保持清脆的嗓音!”

还有个姑娘,在孵化中心租了间办公室,整天捣鼓一堆破铜烂铁。别人问她在干啥,她神秘兮兮地说:“我在发明‘防老公晚归神器’!只要老公超过晚上戌时没回家,家里的大门就会自动变成一堵墙,让他进不来!” 有人好奇地问:“那要是你自己出去,回来也进不来怎么办?” 姑娘眨眨眼:“所以我还在研究配套的‘老婆专属穿墙术’啊!”

最热闹的当属 “全民创意大赛”。比赛一开始,投稿像雪花一样飞来,作品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有个书生,提交了自己发明的 “快速背书机”—— 一个巨大的木箱子,人钻进去,头顶有个漏斗,往里面倒书,书就会被搅碎成纸浆,顺着管道流进嘴里。书生信誓旦旦地说:“这样书就直接进肚子了,知识也就记在脑子里了!” 评委们看着他满嘴的纸浆,吓得连连后退:“这哪是背书,分明是吃书!”

𝑰  Ⓑ  𝑸  ℊ. v  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