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燃香袅袅鹿鸣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卢生站起身,略作寻思,这当“文抄公”的机会不就到了吗?他得找一首黄粱梦里脍炙人口的好诗,千古名句的那种, 直接把这些学子震惊当场!

卢生走到院中,心中已选好了诗句,重阳节嘛,肯定首先就想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他迈着大方步,假装略作思考,好似在认真的遣词造句,一会儿摇头,一会儿晃脑,一会儿闭眼,一会抬头,仿佛在憋着一个响屁,马上就能一鸣惊人了……

晃晃悠悠,走了大约七步,才高声念诵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念完整首诗,还闭眼抬头,仿佛在回味自己诗词之精妙!你看看,“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就是千古名句啊,日后黄口小儿都得背诵,逢考必考!这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这诗文一摆出来,自己还不得声名鹊起,直接跻身文坛巅峰?

卢生装逼结束,这才眼睛睁开,抬眼望去:怎么回事,为何没有人投来赞赏的目光,这首诗写得不好吗?

陈家才赶忙提醒道:“厚朴兄,你莫不是误会了,学政是说现场赋诗,不是念诵古诗,是作一首新诗。”

怎么着,这黄粱梦白做了?这首诗不是新诗吗?大宋朝已经有人写出了同样的佳作?

对了,作者是谁来着,哪个朝代的?怎么想不起来的?

蔡顺也赶紧打圆场:“卢兄,你刚才念诵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确感情饱满,把唐代诗人王维这首名篇,演绎的淋漓尽致……”

唐代的?王维写的?他这才想起来,他是大宋朝的人,不是什么架空朝代,不是随便拿一首诗就能装逼的。他一个宋朝人,想当“文抄公”却选了首旧唐诗……还在那迈着大方步,还略作思考,还装作遣词造句……

地缝呢?地缝呢?这亳州府衙,地砖铺得挺紧实啊!

卢轩文开口讥讽道:“你不会以为我们都没听过王维的这首千古名篇吧?不会是想说是自己作(念zuo四声)的吧!”

您别说,还真让他说对了!就是自己作(念zuo一声)的!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罗学政咳嗽两声,发话了:“厚朴啊,你还是做一首新诗吧!”

怎么办,现编有些来不及了啊。要不改一下!?

卢生脑瓜子那也转的挺快的,先解释两句:“作正经诗多无聊啊?而且学生才疏学浅,也肯定比不过诸位,学生之所以念这一首诗,就是想把他改一改,图一个乐呵,你们来听听,我新改的这首诗如何?”

又摇头晃脑两下,这才念道:

“独在异乡为食客,

每逢佳节胖三斤,

遥知兄弟得金库,

便拿茱萸插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