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农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刘兄若是不信,可先少量制成芋干,拿去镇上试着售卖。”
“那便试试。”
转眼间,芋艿已挖满两筐,刘子仁的弟弟立即挑走。李佑连忙捡起锄头,让刘子仁教他挖土的诀窍。
挖了一阵,腰酸背痛,这活儿比练武还累人!
李佑咬牙坚持,问道:“刘兄,你家的田租如何?”
刘子仁解释说:“现在还好,我考上秀才之后,就请求山长佃耕了学田。学田的租子要少些。另外还给人佃了几亩私田,私田的租子可就高了。还要看田地的好坏,上上田每年交租两石以上,下下田最少也得交租一石。”
李佑又去问刘父,想知道更普遍的数据。
很快得知,田租高低,全看地主是否仁义。
田租并不按比例收取,而是根据田地好坏,事先就定下具体数额。丰年还好,灾年特别艰难,只能硬着头皮拖欠租子,经常有人因为欠租卖儿卖女。
非但如此,由于天灾越来越频繁,地主们开始提前收租——佃耕可以,先交些租子上来做定金。
仁义的地主,田租约为收入的三成。
一般的地主,田租约为收入的四成。
贪婪的地主,田租在收入的五成以上!
而且,几乎所有地主,都是大斗进、小斗出。即,借给农民粮食,用小斗来装盛,收租的时候则用大斗。
就算地主仁慈,家奴也会耍诈,没有太大区别。当然,想要掌握更详细的数据,李佑还得走访更多农民,最好是写成一篇农民调查报告。
半下午,刘子仁把妻子叫到一边,让她赶紧回家煮饭,低声叮嘱道:“煮饭时多煮些芋艿,再掺半把粟米。”
“我省得。”妻子李氏点头。
见李氏突然收工,李佑立即扔下锄头,抱拳道:“刘兄,我还有书要看,就不帮你挖芋艿了。明日再会!”
刘子仁又是尴尬又是感动:“这……这怎好意思,要不吃了饭再上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