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章 玉衡证道·沤麻(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更妙的地方在于,这里本就是粘土矿的位置,之前族人采集粘土已经挖出数个十尺见方的沉淀池,这些池子用来做沤池也很合适。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减少重复劳动,这是土木的艺术。
沤麻的原理是利用水流中的微生物分解植物,由于微生物对韧皮中的纤维和胶的分解速度不同,所以适当控制条件可以将无用的胶质部分解掉而保留下有用的纤维。
一行人先将几处粘土坑修整平整,从溪流中挖出淤泥,平铺在土坑底部。这些淤泥中富含微生物,是沤麻过程的“催化剂”。如果不铺这层淤泥,虽然微生物也会逐渐分裂繁殖,但速度上要慢上很多。
之后在土坑前后分别挖出浅渠连连同河流,沤麻过程需要自然水体的流动,以确保植物原料发酵充分。
但水流速度不能太快,因为微生物生长有温度要求,山涧溪流的温度较低,过快的水流会带走白天积累的温度。所以一条缓缓流动的浅渠刚刚好。
做完这一切,将沤池中放满河水时,杨令仪和大飞,以及二十多位叽叽喳喳笑闹的女姓族人到来。
她们每人抱着一大捆苎麻,都是刚刚从山坡那边收割而来。
少华人对苎麻并不陌生,这种阔叶灌木广泛生长在一切阳光充沛的土地上。族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这种植物的树皮特别坚韧,撕下来可以捆绑东西。此外苎麻的叶子勉强可以吃,饿急了的时候也能充饥。
虽然熟悉,但少华人对苎麻的利用还远远不够。苎麻不但是纺织的关键原料,它的叶子是重要的饲料,它的果实可以榨油,根可入药。
真正意义上的全身是宝,而且不挑土肥,生长起来贼快。
它是人类文明的好伙伴。
两拨人一起,将苎麻去叶,茎干扎成捆,整整齐齐的码放在沤池中。码放一层后,用石头压紧,然后码放下一层。
大家跳下沤池七手八脚的帮忙,族人们对这种“玩水”的工作很是开心,她们不时将水泼到导师身上玩闹,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这个年头又没有什么尊卑观念,哪怕是“从天上来的导师”,在族人眼中也都是平等的。
工作到一半的时候,杨令仪于沤池中抬起头,问了老陆一个问题。
她问:“班长,摘野菜有诗歌,那沤麻应该也有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