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邓艾传(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邓艾,字士载,是义阳棘阳人。他小时候没了爹娘,成了孤儿。后来曹操(太祖)打下荆州,他被迁到汝南,给人放牛。十二岁那年,他跟着母亲到了颍川,看到一座破旧的石碑,是以前太丘长陈寔的。碑文上写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意思是写文章要成为世人的榜样,行为要成为士人的准则。邓艾看完,心里一动,觉得这名字挺好,就给自己改名叫邓范,字士则。后来发现同族里有重名的,才又改回邓艾。

邓艾小时候口吃,说话结结巴巴的,在地方上当了个看护稻田的差事。有个同乡的官吏看他家里穷,经常接济他。可邓艾这人有点倔,别人帮了他,他连句谢谢都不说。但他有个怪毛病,每次看到高山大湖,就忍不住琢磨这地方要是扎营、布阵该咋搞。当时人都觉得他是个怪胎,背后嘲笑他。后来他熬到了典农纲纪(管理农业的官),又当了上计吏(管财政的),有次被派去见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觉得他挺有想法的,就把他招到自己手下当了个小官,后来又调到尚书郎(中央官职)。

那时候朝廷想多开垦田地,多存粮食,好为灭吴做准备。于是派邓艾去陈、项一带,一直到寿春,去考察一下。邓艾回来后说:“这一片啊,土地是好土地,就是水太少了,光靠天吃饭不行。得挖河渠,把水引过来浇地。这样不仅粮食够军队吃,还能通水路运粮。我写了个《济河论》,详细说了我的想法。”他还提到:“以前平了黄巾军,就在许都周围搞屯田,积粮备战。现在天下基本平了,就剩淮南(寿春)这儿不太安分。每次出兵,光运输兵员就搭进去一大半精力,耗钱耗得吓人。陈、蔡那地儿,土好水好,建议把许都周围种稻田的活儿省了,改到这儿来。让淮北屯两万人,淮南屯三万人,轮流休息,一共能保证四万人一边种地一边守城。这儿的水土比西边(指许都)好,收成能翻三倍。算下来,除去各种开支,一年能攒五百万斛粮食。六七年下来,就是三千万斛,够十万大军吃五年。拿着这些粮食去打吴国,肯定能赢!”

司马懿听了大加赞赏,命令都按邓艾的方案办。正始二年(公元241年),朝廷开始大规模挖漕渠。后来东南边(指东吴)有事儿,大军开拔,船队顺着水路一路开到江淮地区,粮食能随时供上,水患也解决了,这都是邓艾的功劳。

后来,邓艾被调到征西将军(驻守西部边疆的将军)郭淮手下当参军(参谋),又升为南安太守。嘉平元年(公元250年),蜀国的姜维带兵来犯。郭淮带着邓艾迎战,把姜维打退了。郭淮打算趁胜追击,去西边打羌人(西北的少数民族)。邓艾却说:“姜维刚走,说不定还会杀个回马枪。咱们兵少,得分点人防着点。”郭淮觉得有道理,就留邓艾带着人驻扎在白水北岸。

果然,三天后,姜维派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做出要渡河的样子。邓艾对部下说:“姜维这小子又回来了。我军人少,按常理他应该直接渡河来攻,可他不造桥,肯定有猫腻。我看这是声东击西,让廖化在这儿拖住咱们,他自己肯定从东边去偷袭洮城。”洮城在白水北岸,离邓艾驻地六十里。邓艾当夜就带兵偷偷赶过去,刚到不久,姜维就带兵来渡河。邓艾已经占了城池,姜维没占到便宜,只能灰溜溜撤退。

因为这一仗,邓艾被封为关内侯(一种爵位),还加了个讨寇将军的头衔,后来又升为城阳太守。

当时,匈奴的右贤王刘豹在并州一带势力做大。邓艾上书说:“这些胡人(泛指北方、西方的少数民族)就跟野兽似的,不讲道义。强大了就欺负人,弱小了就装孙子。以前周宣王有玁狁之乱,汉高祖有平城之围,都是被匈奴害的。现在匈奴的单于(首领)势力越来越弱,下面的部落没人管,越来越大胆。依我看,得赶紧想办法削弱他们。听说刘豹手下有部落造反,趁机把他的地盘分成两块,削弱他的势力。还有,之前有个叫去卑的匈奴部落首领,给大魏立过功。他儿子现在也没个正经爵位,建议给个名号,让他驻守雁门。这样既能分化匈奴,又能激励他们效忠。另外,有些羌胡(泛指少数民族)跟汉人混住在一起,容易出事儿。建议逐步把他们迁出去,让汉人住的地方更安稳。”大将军司马师(司马景王)刚掌权,觉得邓艾说得很有道理,就按他的建议办了。后来,邓艾被调任汝南太守。一上任,他就四处打听以前接济过他的那个老乡。结果人家早死了,他就派人去祭拜,还送了好多东西给那人的老母亲,又把那人的儿子提携了一把。

邓艾到哪儿,哪儿的荒地都开垦出来,军队和百姓都过得挺好。

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没打下来,只能灰溜溜撤退。邓艾就对司马师(景王)说:“孙权死了,东吴那些大臣们还没真心归附。吴国那些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一个个仗着兵权势力,说不准哪天就自己称王了。诸葛恪刚掌权,国内又没人能镇住他,他不先稳住国内局势,光想着跟外部打仗。这次把全国的兵力都折腾出来,结果撞上坚固的城池,死了好几万人,最后只能带着满肚子怨气回去。这下诸葛恪可要倒霉了!以前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这些牛人,都是在国君在位时风光一时,国君一死,他们也就完蛋了。何况诸葛恪的本事还不如这四位,他还不考虑大难临头的问题,离死不远啦。”果然,诸葛恪一回去就被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