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终有人面临抉择的时刻(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您若因怒兴兵,正中其下怀。”

“不论是京城还是辽东,大明的城墙坚固高耸。”

“那些草原人骑马而来,根本无法攻克。”

“受苦的不过是城外少许百姓。”

“但为了大局,牺牲少数百姓,可保大明无恙。待几年后,我们实力恢复,”

“再一举平定北方。”

“到时自然能弥补那些百姓。”

“这也是大明唯一的出路啊!”

内阁首辅赵远也站了出来。

他一出声,众人纷纷发表见解。

连那些贵族武将也开始犹豫。

虽对北狄挑衅大明感到愤怒,但这些文臣的话似乎颇有道理。

还有人提及。

以往战事,后勤皆由前太子朱允炆负责。

而今朱允炆已被废黜,且连王爵之位都失去,仅为一介平民。

还是被终身禁足的平民。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朱允炆,这场仗难以进行!

【这内阁终究还是大伯父的旧部,大伯父已成平民,这些官员还不时提及他的名头。】

【说得好像多么艰难,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首先,中原粮食虽紧,但尚不至于匮乏至极。】

【谁说不能节衣缩食度日?】

【何况,中原粮食紧,海外未必就紧。】

此番,我那吝啬岳父与赵国公,那位成事不力反添乱的家伙,共赴倭岛征战之际,

不是说有众多海外小邦,自备粮草、兵器、舟船,愿助我大邦共赴国难吗?

这些小邦多居于赤道之畔,粮食岁收丰饶。

即便不事勤耕,亦不乏果腹之物。

若向他们购得些许粮食,我大邦的粮荒岂不迎刃而解?

言及我大邦囊中羞涩,似也不至如此。即便国库空虚,如今倭岛已降,其地白银年产量以数十吨计……

咦,不对,那倭岛白银可是我秦王府与众勋贵的囊中物……

嗯,此事万不可让老奸巨猾之人知晓。

银两短缺之事,就由他自己去苦恼吧……

这小狐狸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只可惜,朕早已洞察一切。

原来那银矿年产量竟有数十吨之多?

如此一来,我大邦国库定能再度充盈。

加之海外小邦的粮食……

粮荒亦可迎刃而解。

然而,

百邦虽众,却皆为蕞尔小国,其总和也未必及我大邦一省之广。

他们能供我大邦多少粮食?

此疑问萦绕于朱棣心头。

但最终,

他选择了信任朱瞻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