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罗汉果村的静默——光膜透明化与居民失踪(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松森林事件后的第五天,西山实验室的灯光就没熄灭过。

叶云天把三张卫星地图钉在墙上——青川河、黑松森林,还有标注着“高能源残波”的区域,红色的圆圈在地图上连成一串,像一条潜伏的蛇。林月瞳坐在旁边的操作台后,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滚动着跨空间粒子的分析数据:蓝色粒子的能量频率稳定在“5.8赫兹”,比黑松森林时又高了0.3赫兹,这意味着裂隙还在持续吸收能源残波,扩张速度没有减缓。

“已经标注出12个高残波区域,”林月瞳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把一杯凉透的咖啡推到叶云天面前,“最危险的是南方的旧核电站遗址,残波强度是黑松森林的两倍,但距离太远,裂隙短期内应该到不了。近一点的……只有罗汉果村下面有旧电缆,残波强度中等,我已经让附近的监测点加强警惕了。”

叶云天拿起咖啡,没喝,只是盯着地图上“罗汉果村”的小红点。那是个偏远的山村,30户人家,127口人,靠种罗汉果和玉米为生,2025年“植物拯救计划”时,林月瞳还去那里推广过改良种子。他记得村里有个老支书,每次去都要拉着他们喝自酿的米酒,说“改良种子让玉米收成翻了倍”。一想到这些,他心里就发紧——青川河的15名村民还没找到,他不敢再想罗汉果村出事的场景。

“滴滴——”操作台的警报声突然划破寂静,林月瞳的屏幕瞬间跳红,右上角的“监测点异常”字样格外刺眼,来源正是——罗汉果村。

“是罗汉果村的信号塔!”林月瞳猛地站起来,手指快速点击屏幕,“信号突然中断,最后上传的数据包只有10秒,像是被强行切断的!”

叶云天几乎是立刻抓起防护服,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急促:“备车!最快速度过去!”

越野车在盘山公路上飞驰,窗外的天色从凌晨的鱼肚白,渐渐亮成淡蓝色。叶云天握着方向盘,目光死死盯着前方,脑海里不断闪过监测点传来的最后数据——罗汉果村的能源残波强度突然飙升到“15微特斯拉”,是黑松森林的1.3倍,这意味着裂隙已经到了那里。

两个半小时后,越野车拐进通往罗汉果村的小路。路还是去年修的水泥路,路边的罗汉果藤还缠着竹竿,翠绿的叶子上挂着晨露,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可当车子驶到村口的老槐树下时,叶云天和林月瞳同时愣住了——

原本该在眼前的罗汉果村,消失了。

没有凹陷,没有断壁残垣,只有一片直径约1.5公里的“绝对空白”——房屋、农田、猪圈里的猪、田埂上的鸡,甚至连村民晒在门口的玉米串,都消失得干干净净。空白区的边缘刚好停在村口的小路旁,像是有人用尺子画了一条线:线外是正常的小路、老槐树、罗汉果藤;线内是平整的土地,连一粒泥土、一根草茎都没有,地面泛着和青川河、黑松森林一样的金属光泽,凉得像冰。

“这……这怎么可能?”林月瞳走下车子,探测器刚举起来就发出尖锐的警报,屏幕上的能量曲线和前两次完全重合,“虫洞特征能量,跨空间粒子双向流动……和黑松森林一样,但为什么没有凹陷?”

叶云天蹲在空白区边缘,用手摸了摸地面——比黑松森林的凹陷更光滑,甚至能映出天上的云。他抬头看向空白区中心,那里的跨空间粒子最密集,蓝色的光点在空气中缓慢浮动,落在地上就消失了。“不是没有凹陷,”他站起身,目光扫过空白区,“是吸附更彻底了——前两次还有边缘残留,这次连地面都被‘磨平’了,说明裂隙的吸附力更强了。”

几个住在村外的村民闻讯赶来,都是早上去镇上赶集的人,回来就看到村子没了。一个穿着蓝布衫的老太太抱着老槐树哭:“我的孙儿还在里面啊!早上我出门时,他还在院子里喂鸡……怎么就没了?怎么就没了啊!”

叶云天扶住老太太,尽量让语气平稳:“您出门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什么异常?比如蓝光、奇怪的声音?”

“没有声音,”老太太抹着眼泪,声音颤抖,“就是走的时候,看了一眼村里,没什么不对。回来就……就成这样了。”

“去看看村外的信号塔。”林月瞳突然说,她指着空白区边缘的一个铁架子——那是村里唯一的信号塔,刚好在空白区外面,没有被吸附。“信号塔有备用电源,可能记录下了消失时的画面。”

三人快步走到信号塔下,林月瞳爬上梯子,打开信号塔底部的储存盒,取出里面的硬盘。回到越野车上,她用便携电脑连接硬盘,屏幕上很快跳出一段视频——是信号塔的监控画面,时间显示为“凌晨5:03”,正是村民们刚起床、准备下地的时间。

画面里的罗汉果村还好好的:炊烟从屋顶升起,几个村民扛着锄头走向田埂,一个小孩在院子里追着鸡跑。5:03:50,画面突然变亮——淡蓝色的光膜从天空缓缓落下,刚好罩住整个村子,光膜的边缘和现在的空白区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