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年6月24日·暗流涌动的破坏(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六点,第一缕阳光越过“绿核实验室”的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光带。叶云舟是被实验室的闹钟吵醒的——他昨晚在沙发上蜷了半宿,怀里还抱着爷爷那本泛黄的旧日志,日志扉页上“叶云天”三个字的笔迹,和年轻叶云天此刻在白板上写参数的笔迹,几乎重叠在一起。

“醒了?正好,准备测试。”年轻叶云天的声音从控制台方向传来,他手里拿着一把游标卡尺,正对着“云舟0号”的传送舱门测量误差。舱门旁的金属支架上,放着一盆改良后的小麦幼苗,翠绿的叶片上还沾着晨露,根系被固定在特制的营养基质里,正好能放进1立方米的传送舱。

叶云舟揉了揉眼睛,把旧日志放进随身的背包里,走到控制台旁。屏幕上跳动着实时参数:能量稳定度98%,空间定位偏差±0.3米,生物活性监测正常——这些数字比昨天又优化了不少。“目标点确认了吗?”他问。

“确认了,城郊试验田的3号区域,老张已经在那边等着了。”年轻叶云天按下屏幕上的“预热”按钮,“云舟0号”的舱顶指示灯瞬间从红色跳成蓝色,机器内部传来轻微的嗡鸣,像是在积蓄能量。

八点整,传送正式开始。叶云舟和年轻叶云天站在安全线外,看着小麦幼苗被机械臂送进传送舱,舱门缓缓闭合。屏幕上的进度条一点点推进,从0%到50%,再到99%——就在进度条即将满格的瞬间,叶云舟突然攥紧了拳头,他想起2082年爷爷第一次测试传送时的画面,那时屏幕突然黑了,传送舱里的实验鼠再也没出来。

“传送完成!”年轻叶云天的喊声打断了他的回忆。屏幕上弹出“传送成功”的绿色提示,同时响起老张的语音:“收到!幼苗完好,叶片没损伤,根系也没问题!”

叶云舟长长舒了口气,指尖的冷汗终于干了。他看着年轻叶云天兴奋地拍着控制台,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这是“云舟0号”第一次成功传送活体植物,也是他们离“拯救未来”最近的一次。

与此同时,实验室的另一角,林月瞳团队正围着试剂台忙碌。昨天合成的“月瞳素-改良型A03”被整齐地摆放在托盘里,浅蓝色的液体在棕色玻璃瓶里泛着柔和的光。“今天先做无菌土壤培育,取两瓶A03,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林月瞳拿着实验方案,对身边的助手说。

助手转身走向冷藏柜,很快端着两瓶试剂回来。叶云舟路过时,正好瞥见试剂瓶上的标签——浅蓝色的标签上写着“A03”,但瓶里的液体似乎比昨天看到的更浑浊些,天蓝色里隐约掺了点乳白色的絮状物。“颜色不对吧?”他停下脚步,指着试剂瓶问。

林月瞳也凑过来看了看,皱了皱眉。她拿起一瓶,对着光晃了晃:“确实有点浑,可能是昨晚冷藏温度波动了?昨天检测的时候还好好的。”她又看了眼冷藏柜的温度记录——显示夜间最低温度2℃,在正常范围内。“应该没事,稀释后絮状物会散开,先试试。”她把试剂递给助手,转身继续整理实验数据。

叶云舟没再多说,但心里总觉得有点不安。他想起昨天那个叫“叶迪”的实习生,对方整理试剂时总是低着头,刻意避开和他对视,就连递表格的时候,也故意用文件挡住了半张脸。“对了,昨天来的实习生呢?”他问林月瞳。

“说是家里有事,请假了。”林月瞳头也没抬,“不过也没事,他就填了个表,还没上手做什么。”

叶云舟“哦”了一声,没再追问,但那抹浑浊的乳白色,却像一根细刺,扎在了他心里。

时间一点点过去,白天的实验室始终忙碌。叶云舟和年轻叶云天又做了两次传送测试,一次传送了一包蔬菜种子,一次传送了半盆多肉植物,全都完好无损;林月瞳团队则在无菌培养室里准备土壤,调试喷雾器,为明天的种植测试做最后的准备。夕阳西下时,实验室的灯光再次亮起,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巷口那道熟悉的身影,又一次贴在了砖墙上。

深夜十一点,实验室里只剩下叶云舟和年轻叶云天的脚步声。他们刚完成“云舟0号”的最后一次参数校准,准备明天尝试传送更大的物件——一盆成年的番茄植株。“太累了,我先回去睡了,你锁门的时候记得检查电源。”年轻叶云天打着哈欠,拿起外套走向门口。

“好,你去吧。”叶云舟点头,他想再整理会儿数据,顺便把爷爷的旧日志里的关键信息抄到电脑里。

年轻叶云天走后,实验室很快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的低鸣和键盘的敲击声。叶云舟盯着屏幕上的代码,突然想起旧日志里有一页写着“光波聚焦器的备用参数”,那是爷爷晚年补充的,或许能优化传送精度。他起身想去拿背包里的日志,却发现背包落在了沙发上——早上匆忙,忘带过来了。

“该死。”他骂了一句,拿起手机,快步走向门口。实验室的侧门需要刷卡,他出门时特意看了眼监控,红色的指示灯正规律地闪烁着,没发现任何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