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拆解者的电路——理性与偏执(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意识从深海维度的灯塔旁抽离时,刺骨的海水寒意瞬间被灼热的电流感取代。不是皮肤的灼烧,而是意识层面的刺痛——像是有无数细小的电流在光带组成的血管里穿梭,每一次流经都带着“滋滋”的声响,在耳边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声网。
叶云天0号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纵横交错的电线。它们从天花板垂落,像疯狂生长的金属藤蔓,有的裹着焦黑的绝缘皮,有的裸露着铜芯,正不断迸射着蓝白色的火花。脚下是布满裂痕的电路板,绿色的基板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线路,电流在纹路里流动,泛着幽绿的光,像某种活体生物的血管。
这里是一间密闭的控制室,四壁全是嵌着屏幕的金属面板。屏幕大多处于短路状态,雪花点与乱码交替闪烁,偶尔会跳出几帧模糊的画面——有2008年实验室的白墙,有黄土维度的老井,有拾荒者空间的垃圾山,像被打碎的记忆碎片,在电流里沉浮。
“拆解者的意识空间……全是电路和记忆的纠缠。”林月瞳0号的淡蓝光带在电流中微微发亮,她伸手碰了碰一根垂落的红色电线,指尖立刻传来一阵清晰的触感——那是叶云天0号七岁时触电的记忆,掌心的灼痛、父亲的呼喊,细节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每根电线都连着一段记忆,红色是痛苦,蓝色是平静,黑色……是被遗忘的部分。”
叶云天0号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电线按颜色分成了几簇。最粗的一束黑色电线缠在控制室中央的控制台里,电流流过时,屏幕会跳出扭曲的人影——像是林月瞳KO号的轮廓,却又瞬间被乱码覆盖。他刚想靠近,一道银灰色的光带突然从控制台后方飘了出来。
那是拆解者。
他的光带人形比其他人格更“精密”——光带边缘齐整,没有多余的波动,左手握着一把泛着冷光的绝缘剪,右手夹着一支银色的测电笔,正蹲在一堆短路的电线前,专注地剪开缠绕的铜芯。他的动作极快却极稳,每一刀都精准地避开电流最密集的区域,像是在拆解一台复杂的机器,而非混乱的电线。
“别动那些黑色电线。”拆解者的声音没有情绪起伏,像电子合成音般平稳,测电笔的光点指向那簇黑色电线,“里面是未解析的记忆碎片,强行触碰会引发意识过载。”
叶云天0号收回手,看着他熟练地整理电线:“我们是来寻找实验日志的,关于人格分裂的技术原理。”
拆解者的动作顿了顿,测电笔的光点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弧线,指向控制台下方的一个金属抽屉:“第五册在那里。但在看之前,你们需要帮我理清这三根主线——它们连着2008年实验的核心数据,断了任何一根,日志里的技术记录都会缺失。”
林月瞳0号立刻上前,淡蓝光带轻轻覆在一根蓝色电线上:“我来稳住电流,你剪。”叶云天0号也伸手握住一根红色电线,七色光带泛起柔和的光晕,将电流稳定在安全范围。
拆解者点点头,绝缘剪精准地落在第三根黑色电线的打结处。“咔嚓”一声,电线被剪断,原本混乱的电流突然变得有序,控制台的屏幕瞬间亮起——不再是雪花点,而是清晰的实验数据。他弯腰拉开抽屉,一本深棕色的日志被取了出来,封面沾着细小的铜屑,正是实验日志第五册。
叶云天0号接过日志,和林月瞳0号一起翻开。泛黄的纸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比前四册更偏向技术记录,开头第一行就写着人格分裂的核心原理:
“‘叶云天原型体’意识分割技术核心:利用量子纠缠效应,将原型体意识粒子拆分为七份等质量碎片。通过‘维度锚定装置’,将七份碎片分别注入七个‘平凡宇宙’的载体(农民、拾荒者、水手等),载体的日常行为会产生‘意识摩擦力’,减缓碎片溃散速度。
关键稳定机制:‘痛苦共振’——各人格载体在经历相似痛苦(如失去、自责、困惑)时,意识碎片会产生共振波,形成跨维度的能量网,维持整体意识的完整性。若共振中断,人格将在72小时内彻底溃散。”
“痛苦共振……”叶云天0号的光带突然颤抖,指尖划过“相似痛苦”四个字,瞬间想起耕耘者的麦田、训诫者的教室——每个人格的空间里,都藏着不同形式的痛苦,原来那些不是折磨,而是维持意识稳定的必要条件。
林月瞳0号的眉头却越皱越紧:“可如果痛苦是稳定机制,那KO号一直在放大我们的痛苦,到底是在破坏,还是在……维持?”
“都不是。”
拆解者突然开口,他已经整理完所有电线,正用测电笔指着屏幕上的一道波形图,“因为她也是被拆分的一部分。”
“什么?”叶云天0号和林月瞳0号同时转头,眼神里满是震惊。
拆解者没有解释,而是拿起测电笔,在控制台的线路板上轻轻一点。“嗡——”屏幕突然切换画面,2008年实验基地的场景再次浮现,只是这次比之前的投影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