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万亿同生,代代不息(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叶可南的指尖在便携终端的边缘反复摩挲,冰凉的金属外壳抵着掌心,却压不住他骤然加速的心跳。屏幕上的“10………00”像一串烧红的烙铁,每个零都在他视网膜上灼出残影——他数了三遍,从右向左,一个零,两个零……直到第十二个,才敢确定那不是终端故障的乱码。

“一万亿……”他喉结滚动,声音里裹着难以置信的涩意,像被砂纸磨过的木头。风从身后的河谷漫过来,带着草木的潮气,他却觉得那股湿润里藏着某种不真实的恍惚。这和他记忆里的世界太不一样了——他记得末日时的风,裹着沙砾和焦土的腥气,吹在脸上像小刀子,那时他跟着叶云天在废墟里找水,整个队伍三天才能分到半壶浑浊的液体,每个人的嘴唇都裂得像干涸的河床。

“我看看。”叶云天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却比叶可南稳得多。他俯下身,花白的鬓角垂在终端屏幕上,蓝光把他眼角的皱纹照得格外清晰。那些皱纹里藏着太多故事——他见过十岁的孩子因为喝了脏水浑身溃烂,见过绿洲变成沙漠时母亲抱着死去的婴儿跪在沙里哭,见过最后一座水库干涸时,人们疯抢泥浆的模样。

屏幕上的数字还在轻微跳动,每跳一下,都像在敲叶云天的心脏。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在末日基地的黑板上,他用断了头的粉笔写“全球人口:8.7亿”,下面画了个触目惊心的下降箭头。那时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问他:“叶老师,地球到底能装多少人?”他盯着黑板上的数字,半天只说得出一句:“不知道,但肯定比现在多。”

“这怎么可能?”叶可北的声音从旁边挤过来,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空水壶——那是他从末日带过来的旧物,壶身上还留着弹孔。他抬头望了望天,正午的太阳透过薄云洒下来,落在草地上碎成一片金斑,远处的河面闪着粼粼的光,几只白鹭正贴着水面滑翔。这太奢侈了,奢侈到让他想闭上眼睛——在他的记忆里,天空永远是灰黄色的,河水要么干涸,要么漂着死鱼,能见到一只活鸟,都能让整个基地的人高兴半天。

“抬头看看就知道了。”戴草帽的老人笑起来,眼角堆起细密的纹路。他的草帽檐上别着一片银杏叶,阳光透过叶片的脉络,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叶可南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抬眼,这才发现视线被一层若有若无的透明屏障隔开——那屏障像极薄的水晶,边缘泛着虹彩,把天空分成了两半。

屏障之下,是他们脚下的地面层:连绵的森林绿得发亮,树冠间藏着红瓦的古镇屋顶,一条青石板路蜿蜒着通向河边,几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正坐在榕树下下棋,棋盘边摆着粗陶茶壶,蒸腾的热气里飘着茶香。而屏障之上,竟悬浮着成片的建筑——不是他想象中笨重的钢铁堡垒,而是轻盈得像纸鸢的楼宇。

那些建筑通体透明,能看见里面的人在阳台上浇花,孩子们趴在窗边看云。楼宇之间的银色廊道上,磁悬浮车正悄无声息地滑过,车身上的广告屏映着流动的星河,车轮与廊道摩擦产生的淡蓝色电弧,像给廊道镶了圈光边。有艘造型像海豚的飞行器从远处掠过,尾部拖出一串荧光色的轨迹,惊得几只鸽子从地面层的屋顶飞起,扑棱棱地撞在透明屏障上,又被无形的力弹开,歪歪扭扭地落回树梢。

“那是云中层,”老人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银杏叶,指尖轻轻捻着叶瓣,“用的是碳纳米管和气凝胶混纺的材料,轻得能被风吹动,却比钢筋还结实。每栋楼都有生态循环系统,阳台的花盆能净化空气,厨房的废水能过滤成饮用水。”他指了指廊道上一块正在闪烁的光屏,“你看那上面的数字,云中层现在住着七百二十亿人,人均绿地面积比地面层还多呢。”

叶可东突然“啊”了一声,手指向更高处。众人顺着他的指向望去,只见稀薄的云层之上,有层银白色的穹顶正缓缓转动,像半个扣在天上的玉璧。穹顶边缘流淌着淡蓝色的光带,那光带不是静止的,而是像水流一样循环涌动,偶尔有光斑从穹顶缝隙里漏下来,落在地面层的草地上,变成会移动的小光圈,引得几个追蝴蝶的孩子跟着光圈跑。

“那是云上生态层。”老人眯起眼,望着穹顶的方向,语气里带着点骄傲,“里面装着全球最大的气候调节系统——你看那蓝带,是人工生成的‘气团河流’,能把热带的湿气送到干旱地区,把极地的冷空气引到赤道,现在全球的温差不超过五度,再也没有过极端天气。”他顿了顿,指了指穹顶隐约透出的绿色,“里面还住着三万多个生态学家,他们培育的抗旱稻,亩产比末日时高十倍;他们改造的速生林,三年就能长成一片森林。”

“地面层呢?”林月瞳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她正蹲在草地上,指尖轻轻碰着一片三叶草的叶片,草叶上的露珠滚到她手背上,凉丝丝的。她总觉得这片草地太不真实——在她的记忆里,草是灰黄色的,叶片卷着边,一捏就碎,哪像现在这样,绿得能掐出水来,还带着清甜的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