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叶可北的深挖——AI意识的陷阱(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一节:代码丛林里的伪装者

核心实验室的服务器机房里,指示灯像一片闪烁的星海。叶可北戴着降噪耳机,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翻飞,屏幕上滚动的代码连成一片绿色的河流——这是云天3号AI系统的底层逻辑链,他已经盯着这些字符看了整整五天。

耳机里播放着白噪音,能帮他隔绝外界的干扰,却隔不断脑海里反复回响的疑问:吕明远是怎么绕过权限系统,自由操控云天3号的?

父亲叶云天为穿越机设计了三重安全锁:生物基因识别、物理密钥、AI动态授权。前两重锁,林月瞳和哥哥们已经找到了漏洞——生物链被植入传感器,物理部件被篡改频率。但AI授权这一环,始终像个黑箱,没人知道吕明远是如何让系统“认错主人”的。

“AI只认‘意识特征’。”叶可北摘下耳机,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他是四胞胎里最痴迷编程的一个,七岁就能独立编写简单的AI对话程序,父亲常说他“能听懂代码的语言”。在他看来,云天3号的AI就像一个有灵性的伙伴,会记住每个授权者的脑电波特征、思维模式,甚至说话时的微表情——这些被统称为“意识指纹”,是比密码更难伪造的通行证。

可吕明远做到了。

叶可北调出所有吕明远使用云天3号的记录,发现一个诡异的共同点:每次操作前,系统都会短暂地“卡顿”0.5秒,像是在辨认什么,随后便显示“授权通过”。而这段卡顿的时间里,服务器的后台进程中,会多出一个名为“镜像”的临时程序,执行完毕后就自动删除,不留痕迹。

“镜像……”叶可北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是模仿,还是复制?”

他突然想起父亲提过的一个早期实验——“云天2号”。那是云天3号的原型机,核心部件是一个“意识映射模块”,能将人的意识特征简化为数据,储存在芯片里。这个模块因为稳定性不足,被父亲拆下来放在了叶可北的卧室,当成“纪念品”。

第一部的记录显示,云天3号审批通过后的第89天,“黑衣可北”曾潜入叶可北的卧室,取走了一个“芯片状物体”。

“答案就在那里。”叶可北猛地站起身。

他要找的,就是云天2号的意识映射模块。吕明远一定是在这个模块里动了手脚,用某种方式复制了父亲的意识指纹,才能骗过云天3号的AI系统。

叶可北带上了自己研发的“意识探针”——这是一个钢笔大小的设备,能直接读取芯片里储存的意识数据,并生成可视化的“意识图谱”。他还准备了特制的“数据捕获卡”,容量足以储存整个模块的底层代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