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伪装者的轨迹(下)(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午夜十二点,城市的光污染在云层上投下一片模糊的橘黄。吕明远坐在秘密实验室的转椅上,面前的全息屏幕被分割成十几个窗口,最中央的画面正实时传输着云天集团核心实验室外围的能量波动图谱。
“嘀——”
一声轻响,屏幕右下角弹出一个红色提示框:“检测到目标频段信号,开始捕捉。”
吕明远立刻坐直身体,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他知道,这是叶云天的习惯——每天午夜会对实验日志进行加密备份,传输路径是实验室内部的量子加密信道。普通黑客连信道入口都找不到,但吕明远不一样——他手里有“钥匙”。
二十年前,他在吕芬达家的阁楼里翻到一个旧木箱,里面装着叶云天少年时的物品:几本课本,一张泛黄的全家福,还有一本被虫蛀了一半的笔记本。那本笔记里,除了基础物理公式,还潦草地画着几个加密逻辑草图,标注着“时间戳+空间坐标=密钥”。
当时他看不懂,只觉得这个抛弃自己的哥哥脑子里全是怪东西。直到五年前,他拿到量子通信博士学位,偶然在一篇关于“时空分层加密”的论文里看到相似的逻辑,才突然明白——那是叶云天早期为了保护研究成果设计的加密雏形。
“启动‘镜像’程序。”吕明远低声下令。
屏幕上立刻生成一个半透明的三维模型,那是根据傍晚收集到的能量波动模拟出的“历史时间镜像”。当叶云天的日志备份信号经过通风管道时,吕明远的仪器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附着在信号流上。
“防火墙第一层突破……第二层……”
进度条缓慢爬升,每跳动1%,吕明远的心跳就加快一分。他能看到屏幕上闪过的乱码,那是加密系统在识别入侵者,但他构建的“镜像”完美模拟了叶云天的加密逻辑——时间戳取自三十三年前那个雪夜,空间坐标是当年的棚户区旧址,这两个叶云天永远不会忘记的数字,成了吕明远最锋利的刀。
“嗡——”
全息屏幕突然亮起刺眼的白光,乱码瞬间消散,一行行工整的字迹浮现出来:
“实验日志第739条:时空锚点稳定性校准……”
“今日测试发现,当锚点坐标与穿越者脑电波频率偏差超过0.3Hz时,会出现纳米级空间偏移……”
“解决方案:增加三次元向量补偿算法,修正值Δ=……”
吕明远的呼吸骤然变重。这些内容正是他需要的——云天3号的核心弱点。他立刻启动自动下载程序,同时调出另一个窗口,那里显示着仪器内部的热量监测图——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探测器已经开始发烫,必须尽快结束传输。
“还剩最后一段……”他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文字,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