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杂志(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着是【东方日报】的持续攻势,每日一篇檄文,逐一讨伐那些批评赵雅之的媒体。

他们指责这些报纸极不专业,仅凭捕风捉影便抹黑善良女性,给当事人造成极大困扰,纯粹为了销量而不顾办报原则。

业内人对此只能苦笑——【东方日报】自己不也是只重销量、不顾底线吗?

但不可否认,【东方日报】连续一周的报道吸引了无数读者,销量从15份激增至17万份,接近香江报纸最高销量记录——18万份。

一系列报道让公众的关注焦点转移,从绯闻批判转向女星嫁入豪门的讨论,以及对黄元绅和黄瀚伟这两个“坏男人”的指责,最终变成【东方日报】单挑其他十几家媒体展开笔战。

一时之间,香江媒体界热闹非凡,卷入战局的报纸和杂志销量大增,旁观者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阵营开始互相攻讦。

就在香江媒体混战之际,一本名为【时尚东方】的杂志悄然问世。

港岛半山区一栋豪华别墅中,潘笛生洗漱完毕来到饭厅,见父亲潘锦溪正埋首看报。

潘锦溪放下石楠木烟斗敲敲烟灰,对儿子说:“这次回来,该到公司上班了吧?”

潘家经营钟表生意,潘锦溪年事已高,自然希望儿子早日接手,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再将毕生心血交予他管理。

潘笛生并不领情。

这位公子哥去年自美利坚留学归国,竟选择到家族的钟表店担任售货员半年,随后又转至一家名牌钟表珠宝店当学徒。

历经一年半学徒生涯,潘笛生已能独立组装钟表。

返港后,他频繁往来于各大钟表及珠宝商店间,却始终未提及加入家族企业之事。

面对潘锦溪的询问,潘笛生坦露心声:“父亲,我想向您借六百万港币,创立一家自己的钟表珠宝店。”

潘锦溪闻言,怒目圆睁,不满地说:“我经营钟表生意,家中多间店铺闲置,你不帮忙打理,反而要另起炉灶?你是真糊涂了,还是认为只有自主创业才能展现才华?作为我的儿子,那些店铺本就是你的!”

潘笛生调整措辞,平静回应:“父亲,我要开的并非寻常钟表店,而是高端品牌店。”

潘锦溪轻笑:“又是这‘高端’理论。

如今香江十万人才中,能找到一个钟情名牌的都属不易。

若开了这家店,不出一个月必关门大吉,绝不会有顾客光顾。”

潘锦溪所言句句属实。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江崇尚名牌者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