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齿蛇葡萄(藤茶/莓茶)的入药部位、民间应用及方剂解析(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本草纲目拾遗》未直接收载,但记载“蛇葡萄”(近缘植物)可“清湿热,利小便”,与藤茶功效相似。

- 《植物名实图考》提及“藤茶”(显齿蛇葡萄):“土人采作茶,消热解毒”,但未入复方,以单味应用为主。

2. 民族医药典籍

- 《土家族药物志》收录“藤茶”(土名“土家神茶”),记载复方“藤茶+柴胡+郁金”治肝胆湿热,为民族医常用配伍。

(二)现代名医与临床方剂

1. 现代临床应用频率

- 高频场景:

- 中医喉科:治疗慢性咽炎(如北京中医院经验方“清咽藤茶饮”:藤茶+玄参+麦冬)。

- 肝病科:辅助治疗脂肪肝、慢性肝炎(如上海曙光医院“保肝藤茶方”:藤茶+垂盆草+丹参)。

- 特点:多作为辅助药(佐使药)加入复方,增强清热、保肝功效,极少作为君药。

2. 经典复方举例

- 咽炎调理方(干祖望经验方):藤茶12g,射干9g,木蝴蝶6g,甘草5g,煎服,治热毒壅滞型咽炎。

- 降脂保肝方(国医大师路志正方):藤茶15g,荷叶10g,绞股蓝12g,生山楂15g,用于痰湿瘀阻型高脂血症。

(三)方剂中出现频率的特点

1. 传统方剂中低频,民间应用为主:

古代中原中医典籍较少收录,因多为少数民族(土家、苗、瑶等)民间用药,近代随民族医药研究才逐步纳入临床。

2. 现代方剂中高频于特定科室:

随黄酮类成分药理研究深入(抗炎、保肝、调代谢),在耳鼻喉科、肝病科、代谢性疾病方剂中应用渐广,多以“药食两用”身份入药。

四、总结:药用部位与方剂应用的核心逻辑

- 入药部位:以茎叶为主,嫩叶偏养生,老茎偏药用,根偶用;

- 民间应用:内服以茶饮、煎剂为主,外用擅治热毒疮疡,体现“简、便、验”特点;

- 方剂频率:古代少入复方,现代在专科疾病中作为辅助药高频出现,与“清热解毒、利湿保肝”的功效定位一致。

(注:临床用药需结合辨证,脾胃虚寒者慎用,具体方剂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显齿蛇葡萄(藤茶/莓茶)

入药部位的成分含量与现代药理作用

一、不同入药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含量差异

(1)嫩叶(药用核心部位)

- 黄酮类(含量最高):

-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占干重25%-35%(嫩叶可达32%以上),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强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