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莓茶)的记载与使用历史(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 文化意义:历经数千年,藤茶从民间草药到药典收录,从地方饮品到贸易商品,见证了中国传统植物资源的开发历程,其“药食同源”的属性在历史中不断深化,至今仍在健康产业中焕发活力。

(注:以上梳理结合考古、典籍与民俗,呈现藤茶从远古到现代的完整历史轨迹,其中 汉代药用记载 与 唐代药典收录 是其历史地位的关键支撑。)

显齿蛇葡萄(藤茶/莓茶)

入药部位及最佳采摘季节

一、核心入药部位与采摘时间节点

(1)嫩叶(药用首选部位)

- 采摘季节:春季(清明至谷雨,4月中旬-5月上旬)

- 时间节点:新梢萌发后15-20天,叶片展开未完全硬化时(叶长3-5cm,芽头鲜嫩)。

- 依据:

- 春季嫩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达全年峰值(32-35%),且粗纤维少,有效成分易溶出;

- 过晚采摘(如立夏后)叶片纤维化加重,黄酮含量下降至25%以下,口感苦涩。

(2)老叶及茎(茎藤)

- 采摘季节:夏季至初秋(夏至-秋分,6月下旬-9月上旬)

- 时间节点:开花前或花谢后,茎藤半木质化(茎皮青绿带褐色,叶片深绿)。

- 依据:

- 夏季老叶多酚类(儿茶素)及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分别达7%、15%),利湿解毒功效显着;

- 茎藤在生长期积累生物碱及甾体类成分(如β-谷甾醇),秋季后木质化加重,有效成分减少。

(3)根(地下部位)

- 采摘季节:秋季末至春季萌芽前(霜降-惊蛰,10月下旬-次年3月上旬)

- 时间节点:地上部分枯萎后或萌芽前(根中养分积累期)。

- 依据:

- 秋冬季节根中蛇葡萄素(1-2%)及鞣质(8-10%)含量最高,抗纤维化及收敛作用最强;

- 生长期采根会导致植株损伤,且根中有效成分因养分向地上部输送而降低。

二、次要入药部位(传统民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