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走进大山容易,走出大山难(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呵呵呵,你怕是不知道,女生也....”

林一峰本想说女生也可以磨豆腐的,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内地还是太保守了,这话说出去,容易被周雪兰和白叶槿两人一起围殴!

香江那边,倒是可以说这种话,甚至香江那边已经有拉拉的存在了。

断背山什么的就更不用说的,准有的!

“你们继续睡吧,去拍石头的车是下午三点多的,现在还没车。”

“要不先吃点东西再睡,咱今天还要走最少五公里的路!”

林一峰停顿一下,沉声道:“这可不是什么柏油路,而是山路!”

“最少走五公里的山路!”

是的,想要前往大山深处的拍石头村,最少要走五公里的山路。

90年代的人,还没有后世一些不良的作息。

三人早上简单的在水云镇吃了点饭,林一峰双手插兜在水云镇闲逛,想要从记忆深处挖掘一下对水云镇的印象。

白叶槿和周雪兰两人则是返回房间补觉了。

不在牧野市,林一峰就难得的放松下来。

在这个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的年代,林一峰从装满书籍的尿素包中,掏出了一本武侠小说,然后在水云镇寻找了一处凉爽的地方,开启看小说模式。

9年代,是武侠小说凋落的年代,其实吧,这个年代的武侠小说还是有不少精品的,但由于金、古、梁、温等武侠大家探索之路断绝,武侠也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了。

比如72年金庸封笔,当时他认为武侠小说的叙事框架和题材已探索至极限,《鹿鼎记》作为反传统武侠的集大成之作,标志着其创作巅峰。

倘若让他继续创作,恐难以突破既有模式,甚至陷入重复。

所以72年金庸封笔,83年梁羽生封笔,85年古龙逝去,剩下一个温瑞安虽未封闭,但在这个年代,他已有入魔的趋势,故而90年代又被称之为武侠凋零的年代。

但在林一峰看来,90年代还远远算不上武侠凋零的年代,进入千禧年后,尤其是10年后,那叫叫武侠凋零的年代。

网文兴起,仙侠和玄幻的兴趣,才是武侠真正凋零的年代。

后世武侠都成了小众题材,而且写武侠的,也不是写“侠”的,而是成为了升级套路文,就算有一些人文笔对味,也都是写的武侠同人文,着实无趣的很。

反观被称之为武侠凋零的90年代,还冒出不少武侠精品。

捧着一本武侠小说,林一峰看的津津有味,他一直看到中午时分,看到饭香味飘入自己鼻息,这才合上书本,找白叶槿和周雪兰去吃饭。

吃过饭,午休。

睡醒起来,两点出头,三人开始收拾行李,在三点四十七,三人坐上了前往拍石头的大巴。

大巴是一辆非常破烂的大巴,车上的油漆都不知道掉哪里了,三人坐在大巴中后,大巴并未发车,而是足足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快六点的时候,大巴车才在轰鸣声中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