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要请老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瑞刚笑道:“那不就得了!言归正传,快帮我想想怎么能请老廖过来。”
胡秋菊努了努嘴,摇头道:“难!前两天还是因为你们大队特殊情况,罗部长特批廖叔去帮你们一天。”
“现在你要把老廖请过去当教练,那至少得在你们大队待一两个月,这等于是从老罗手里抢人啊!”
“哎,难啊!太难了!”
赵瑞刚最看不惯她这装模作样的样子,道:“有什么要求,直说吧!”
胡秋菊脸上顿时乐开了一朵花:“老罗最关心钨钢材料了,要是能有更进一步的突破,他肯定会同意的。”
“当真?”
赵瑞刚鄙视道:“这是罗部长的想法,还是你的想法?”
胡秋菊笑得灿烂:“怎么,如果是我的想法,你就不理睬了?”
眼见着赵瑞刚皱起了眉,她忙道:“好了好了,我实话跟你说吧。”
“上次的钨钢模具我已经拿去做过材料分析了。现在正在按照方法去摸索化学配比。但进度实在缓慢。”
赵瑞刚纠正道:“那不是慢,而是按部就班。”
胡秋菊撇撇嘴:“我明白,但上面不明白啊!上面整天催催催,恨不得明天就出结果!”
这话赵瑞刚十分理解。
当人身处基层工位时,经常对着高层下发的催促文件皱眉不已。
不明白为什么报告一定要卡在这个时间节点。
不明白领导为何总在追问“能不能缩短时间”。
看着那些印着红章的加急通知,就像在头顶上悬了个滴答作响的秒表,无时无刻不在催促。
可当某天站到了更高的位置上,俯瞰全局,
才清晰地意识到每一项成果究竟意味着什么——
实验室里卡住的发动机研发,对应的是北境志愿军因机械故障而冻裂的手掌和脸庞;
农田改造方案迟一个月落地,意味着广袤土地的人民肚子要多挨饿一年;
军工材料哪怕零点一毫米的误差,都关系到将士在边境与敌人对峙的底气!
当看到图纸上的曲线,表里的参数,可能避免战士们的流血牺牲,可能让几十万的社员填饱肚子,可能让外交官不再低眉顺眼,甚至有可能让亿万人民挺直腰杆……
便真正懂得了那些催促里的重量。
那,不是不近人情的苛责,而是高层在小心翼翼地控整条历史生产线,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赵瑞刚多活一世,自然无比清楚这些背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