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重臣抵京(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凌晨六点的天津火车站笼罩在薄雾中,铁轨在微弱的灯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郑孝胥裹紧了身上的青灰色长袍马褂,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氤氲消散。
他站在月台边缘,脚步焦急叩击地面的声响在繁忙的站厅里更加嘈杂。
两个仆人垂手站在郑孝胥身后,一个双手提着藤编行李箱,另一个一手攥紧牛皮公文包,一手提着箱子。
郑孝胥胸前的银表链在晨曦中微微发亮,他第三次掏出怀表时,终于听见了远方传来的汽笛声。
"老爷,车快到了不必心忧。"年长的仆人低声提醒。
郑孝胥没有回答,只是眯起眼睛望向铁轨尽头。
片刻后蒸汽机车的身影逐渐从雾气中显形,像一头苏醒的钢铁巨兽喷吐着白烟。
他想起了一个多月前决绝离京时的情景,那时的火车还是满载着自己的失意落寞,如今京津铁路却已成了自己壮志意满,为了皇室一展抱负。
"这是最后一段铁路了。"他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是自言自语,"今日午时便能到前门。"
年长的仆人会意地点点头,附和应道,是啊老爷!
他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从上海到南京再到天津再到北京,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意味着自家老爷要再次一展抱负,为皇上尽忠!
从自家老爷安排管家安排行程,便是紧锣密鼓,从安排每趟火车转换,严格控制时间间隙购买车票。这一路都是紧赶慢赶,没有半点懈怠。
护送行李的两个仆人,都是提前带着行李到达沪上火车站。
自家老爷更是参加完张謇老爷的聚会,次日一早便匆匆赶来汇合,更是轻车简行,只随身携带了重要的公文,便登上开往北京行程的火车。
根据历史资料,1912年时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需要约50至60小时(即2天半到3天)。
分段铁路与换乘耗时:当时京沪铁路尚未贯通,需分三段运行: 沪宁铁路(上海→南京) 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南京北岸) 京津铁路(北京→天津)。
火车无法直接过江,乘客需在南京浦口下车,换乘渡轮横跨长江(耗时约3小时),再于对岸重新登车。
车速缓慢:列车平均时速仅30-40公里。
因此1912年从沪上到北京的火车旅程是一场长达2.5至3天的颠簸之旅,受制于长江阻隔、铁路分治与低速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