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雨幕迷局(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亲队伍走到第三日,天边的云就压得低低的。桑宁掀开车帘时,正看见沈砚勒住马缰回头,铠甲肩甲上的铜铃被风刮得轻响——他发间的束带松了,几缕湿发贴在额角,倒比平日里多了些烟火气。

“公主,前头山坳子瞧着要落暴雨。”阿竹攥着披风凑过来,指尖还带着护腕上未散的木樨香,“沈侍卫说咱们得找地方避雨,可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话没说完,豆大的雨点就砸在车篷上。桑宁听见外头传来慌乱的马蹄声,抬眼看见南楚迎亲副将骑着马冲过来,兜头对沈砚喊:“周人磨磨蹭蹭的做什么?陛下还等着王妃进城呢!”

沈砚没说话,只抬手替桑宁拢了拢被风吹开的车帘。他指尖的温度透过锦缎传过来,带着剑柄的凉意——自出了大周皇宫,他便总这样,话少得很,却总在她没留意时,把风啊雨啊都挡在外头。

山坳子里的破庙漏着雨,梁上的蛛网被风吹得晃悠。桑宁靠着生了霉的供桌坐下,看见阿竹正蹲在角落给沈砚裹伤——他左胳膊不知何时划了道口子,粗布绷带是阿竹随身带着的,针脚歪歪扭扭,倒和她缝护腕时一个样。

“疼吗?”阿竹的声音轻轻的,像怕惊醒了什么。沈砚垂眸摇头,却在看见她指尖被绷带上的血染红时,忽然伸手扯过绷带自己缠:“我自己来。”

桑宁盯着他们交叠的手,忽然想起母妃说过,宫里的丫头片子一旦动了心思,眼神就藏不住。阿竹此刻盯着沈砚的模样,像极了那年她在冷宫盯着贺斯辰喝药时的样子——都是把心事泡在苦水里,却还想着给别人添点甜。

破庙外头忽然传来争吵声。南楚副将踢开庙门闯进来,靴底沾着的泥巴甩在青砖上:“周王妃既然醒了,不如趁雨歇着,给咱们讲讲大周后宫的规矩?听说你们九公主啊,生母可是个罪臣之女……”

话没说完,沈砚的剑就横在了他脖子前。雨声混着金属轻响,桑宁看见沈砚握剑的手背上青筋暴起——他知道她忌讳提母妃,就像知道她每回摸素帕时,掌心的伤都会隐隐作痛。

“副将大人怕是忘了,”桑宁忽然开口,指尖捏着帕子擦了擦案上的灰尘,“我如今是南楚皇帝亲封的王妃,您这么说话,若是传到陛下耳朵里……”她抬头时,破庙漏下的雨水正好落在眼尾,倒像是含着泪,“难不成,南楚的礼仪,就是让贵客在破庙里头被人指着鼻子骂?”

副将的脸色变了变。外头的雨越下越大,庙梁上的瓦片“啪嗒”掉进积水里,惊得梁间的燕子扑棱棱飞起来。桑宁看见沈砚收剑时,袖口闪过半道云雷纹——那是他没来得及换下的、南楚暗卫的旧内衬,却在方才护她时,故意露给副将看的。

原来他早就知道,南楚后宫的人盯着她,就像大周皇宫的人盯着沈砚的腰牌。这场暴雨来得巧,巧得让南楚的试探漏了头,也让她看清,这一路看似护送的人,实则个个带着刺——唯有阿竹蹲在角落补他的护腕,唯有他在她抬眼时,悄悄把染血的绷带往袖子里藏。

后半夜雨停时,桑宁摸着供桌上的水痕发呆。阿竹抱着披风过来,头发上还沾着草叶:“公主,沈侍卫说前头的路冲垮了,得绕小道走。”她顿了顿,指尖绞着披风边角,“方才他教我怎么缠绷带,说……说护腕上的木樨纹绣得好看。”

桑宁笑了笑,替她拂开额前的湿发。破庙外头的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见沈砚立在庙门口的影子——他背着身,却把腰侧的剑往她这边转了转,像个无声的屏障。

这一路的风雨啊,终究是要自己扛的。可好在,她不是一个人。阿竹攥着护腕的手,沈砚藏在铠甲下的伤,还有藏在素帕朱砂印里的秘密,都在这破庙里,成了比月光更暖的光。

桑宁起身时,裙摆扫过地上的积水。她听见沈砚回头时铠甲轻响,听见阿竹悄悄把护腕塞进他手里的动静——有些事不必说破,就像这绕路的小道,哪怕泥泞难走,只要有人举着灯在前头照着,就总能看见前头的光。

而她知道,等过了这道山坳子,前头便是南楚的地界了。那里有朱漆的宫门,有藏着刀的笑容,还有那个曾说要护她的少年帝王——只是如今,她不再是等着被护的人,而是攥紧了棋子的执棋者,哪怕这棋子,是她自己。

轿夫重新抬起花轿时,桑宁隔着帘子看见沈砚牵来她的马——那是母妃留给她的枣红马,此刻鞍上还搭着阿竹新缝的马鞍垫,针脚歪歪扭扭,却绣着朵小小的木樨花。

雨又飘起了细丝。桑宁摸着马鞍垫上的针脚,忽然想起沈砚在牢里说的话:“属下的剑,永远先护着您。”如今她看着他在雨幕里骑马开道的背影,忽然懂了——这世上的护持,从来不是单方向的伞,而是彼此递过去的、能攥紧的手。

哪怕这手心里,都藏着没说出口的心事。

与此同时,大周乾和殿内烛火通明。皇帝将皇后揽在膝头,指尖替她挑开鬓角沾着的墨迹——方才她陪着批奏折,不小心碰翻了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