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春情(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音未落,冲过来三人,其中一个嘻嘻笑道:“找的就是进士哩,且随我们走一遭吧,给你送一场荣华富贵呢。”

一挥手,三人将这进士团团围住,也不管对方色厉内荏的叱责,推推搡搡的将他带走。

不少进士以为遇上劫匪,慌忙向琼林苑前的军士呼救,哪晓得那些军士只是指指点点,说说笑笑的看着这一切。

王棣也是吓了一跳,看看那些从角落里冒出来的人来势汹汹,自忖能全身而退,但怕是护不了王旁几人周全。

好在他事先知晓此节,早让苏三带着护卫在一旁“护驾”,这会儿还真派上用场了。

那些“劫匪”见苏三等十几人膀大腰圆的一看就是狠角色,倒是有自知之明,并没有冲过来抢人。

这便是所谓的“榜下捉婿”了。

在文人地位极高的宋朝,科举高中不但意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往往也意味着贤妻美妾、事业爱情双丰。这是因为,“榜下捉婿”会让迎娶高门千金的洞房花烛夜在金榜题名后不久便接踵而至。

所谓“榜下捉婿”,是宋朝盛行的一种婚姻文化。狭义的“榜下捉婿”是指在科考发榜之日,全国各地的高官富绅齐聚榜下,在新科举人进士中为自家女儿挑选夫婿。而广义的“榜下捉婿”,则泛指高官富绅在新科青年才俊中择婿的行为。

由于“翁多婿少”,“挑婿”的凶猛程度无异于“抢婿”,所以民间戏称为“捉婿”。宋朝的“榜下捉婿”到底有多疯狂?我们可以从两则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实事例中窥知一二。

有一位新进举人,因为相貌出众在揭榜当日成为哄抢对象,为了抢婿成功,有一权势之家出动十多个家丁将其强行簇拥回府。一位身穿官服的老爷开门见山问道:“老夫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长得也算标致,想要嫁给公子为妻,不知道可否?”青年深鞠一躬,回答道:“在下出身寒微,感谢大人抬爱,至于娶令千金之事,要不等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一下再说,如何?”引得哄堂大笑,一时传为趣闻。原来,这位新进举人虽然年轻,却早已娶妻生子,莫名其妙被捉了婿,本非他所愿,便只能用这种方式化解尴尬,礼貌而不失幽默。

举人尚且如此,进士则更抢手。宋人笔记记载,有一位叫韩南老的读书人,一把年纪才考上进士,刚刚中榜便有人上门求亲,对方乃是一位年方二八的富家千金,一心要嫁一位进士。老者很无奈,只能写诗婉拒曰:“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原来,这位中榜进士已经七十三岁了,当那位小姐的爷爷都绰绰有余了。

而堪当大宋“榜下捉婿”界第一高手的,非参知政事薛奎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