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同舟共济(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总,你的想法确实不错,老百姓能增收,县里也能发展经济,一举两得。

不过,这种大规模的项目,涉及面广,投入也大,万一中间出了什么岔子,老百姓的积极性受挫,县里的压力可就大了。你说是不是?”

齐猛马上听出了李纲的意思,立刻接话道:

“李书记,您说得对,风险确实要考虑。不过您放心,我齐猛做事向来稳扎稳打。

我的工厂也需要一步步扩大,先给我一块地,把工厂建起来,投几条生产线,收购现在零散农户种植的和野生农副产品。

等大家都知道搞这些东西是能发家致富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县里进行引导,不能一窝蜂的都搞一种东西。

我们可以先选几个条件好的乡镇试点,比如青山镇适合种山果,绿水乡适合养蜂,逐步扩大规模。

等看到成效了,再全县推广。这样一来,风险可控,老百姓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齐猛心里明白,李纲最怕的是自己撂挑子走人,所以他特意提出“试点”的概念,既显得自己务实,又能降低李纲的戒心。

李纲知道齐猛刚从里面出来,到底有多少家底,他也不清楚。虽然他需要政绩,但不能轻易就被人忽悠。

这几年全国各地到处都发生一些商人和地方政府合作,有的是为了骗政府补贴,也有因各种原因半途而废的。

但最终的结果就是,商人一走了之,作为地方一把手的人被上面问责,他可不想做这种冤大头,于是点了点头,语气依旧谨慎地问道:

“试点是个好办法,不过齐总啊,这前期的资金从哪里来?老百姓可没那么多本钱投入。

县里的财政也紧张,总不能光靠你一张蓝图就让老百姓掏空家底吧?”

李纲的话很直接,齐猛马上听出来李纲对自己的不信任,但他也觉得正常。

毕竟自己放弃熟悉的中都市,跑到这穷乡僻壤投资,本身就很值得怀疑,语气诚恳地说:

“李书记,资金问题我已经想好了。前期的启动资金,都是我来投资,刚开始的农副产品我都是现金收购。

如果发展太快,参与的人多,后期可能需要签订合作协议,由农户自己出钱购买种子、蜂箱等这些必要的基础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