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镇江密奏(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邃庵就是杨一清,字应宁号邃庵,出自云南的神童,十四岁就参加乡试,落榜后被推荐为翰林秀才。他成化八年中三甲赐同进士。虽然赐同进士出身,但是凭当年翰林秀才的资历,也有入阁的资格,杨廷和首辅任上曾丁忧,杨一清就递补进过内阁,现在致仕在镇江。

丛兰道:“杨邃庵前辈成化年间总制三边,他赏识干实事的人,是乔白岩的老师,还提拔了王琼、王阳明。

所以,你明白了吧?杨一清这条线上的人,跟杨廷和首辅不对付,朝堂之上讲究势力均衡!圣上见杨廷和一家独大,肯定要扶持杨邃庵这一派系。”

杨植听得津津有味,说道:“我一直以为圣上是一个铁憨憨,啊不,我一直以为圣上三十而立,没料到圣上亦会帝王心术!”

丛兰瞪了杨植一眼:“圣上自幼接受了完整的帝王教育,为人又非常聪慧,学东西一学就会,现在才三十岁,正是春秋鼎盛雄心壮志之年,你干嘛不跟圣上北上一展胸中锦绣?”

杨植心中叹口气。干政治的,要么不做,做就做绝。正德其实志大才疏,没有狠劲又轻信身边人,把太后、司礼监、内阁、朝臣全得罪了却不自知,正德当年应州之役被朝臣集体骑脸侮辱,连自己秘书系统的翰林院都全体拒绝祝贺他。这次南巡,从山东到扬州,见官员就问他们要钱,但一旦官员反呛,也只是笑笑放过。身边能依靠的只有几个没有根基的边将干儿子,这能活多久?

丛兰见杨植不言不语,认为杨植执着于乡试,又说道:“你现在也是有身份、有背景的人,不要像过去一样老想着打打杀杀,你今后要低调做人!朝堂讲的是人情世故,讲的是站队,拉帮结派!”

杨植拍胸脯道:“丛前辈放心,没有人比我更懂朝堂!”

丛兰哭笑不得:“朝堂政治和地方上完全不一样!杨一清前辈在朝堂不知呆了多久,如今退隐镇江,听到圣上便服潜行,都战战兢兢睡不着觉。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臣杨一清致仕归京口里第,一向杜门扫轨不与世事,既知圣驾南幸,然亦不敢远迎,虑有违圣意。不料陛下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臣不胜惶恐!”

镇江府京口一座大宅第的大堂之上,杨一清全家诚惶诚恐地跪迎路人装扮轻装简从的正德。正德摆摆手,毫不在乎:“本总督今天做个不速之客,是我叨扰你了。我们去书房说话!”

两人来到书房落座,正德让护卫、太监留在院中,对杨一清说:“当年先生与杨首辅不合致仕,本总督让先生暂且蛰伏江东察看东南局势,亦可随时起复。先生与苏州王鏊相公有过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