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疏中还吹捧杨廷和累朝名德、中外具瞻、端慎忠勤、勋猷茂着,希望圣上给杨廷和再加衔。

无论杨廷和怎么想,都应该表个态辞让。于是首辅双管齐下,一方面上疏力陈自己不称职;另一方面找罗钦顺做工作,希望罗天官撤回上疏。

罗钦顺正言道:“杨首辅此言差矣!大明自有典制!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杨阁老历九年首辅,调和阴阳、奉宣政化,不加赏还有天理吗?”

杨首辅见围观官吏频频点头,心中颇为得意,脸上却正颜厉色道:“罗天官,既然老夫干了这个工作,尽职尽责就是本分之事,不必加赏!

何况我朝《大明律》规定:有上书言宰执大臣德政者斩,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

罗天官却不慌不忙道:“杨首辅挂的是吏部尚书衔,理论上算是我吏部同僚!我吏部推荐同事,有何不可?”

围观的小伙伴闻听此言,仿佛打开了人生新境界:原来还可以这样钻法律的空子?什么时候研究气学使人聪明了?

大明的内阁最初只是一个皇帝的秘书处,属于翰林院的派出机构,是翰林院派出大学士级别的人到紫禁城里给皇帝当机务秘书、顾问。

按制度,翰林院的最高品级只是四品,所以最早的内阁官员不过五品。

但是内阁的权力太大,于是就必须给阁臣加官加衔。首辅一般加吏部尚书衔并华盖殿大学士,次辅三辅分别加户部、礼部尚书衔并谨身殿、武英殿等大学士衔。

大明加二品尚书、左都御史衔的官员很多,甚至有道士加礼部尚书衔的。但是手握该部门印把子的官员只有一个,一般人说到某尚书、某左都御史,都是默认指掌印官。

大家没有料到罗呆子居然自圆其说,钻了这个空档!

以前大家说起罗钦顺都认为他只会读死书坐冷板凳,写一些给五两银子都没人看的气学文章,从不掺和政治。现在当上天官后,怎么仿佛一下开了窍?

众目睽睽之下,杨廷和面带羞涩,被怼得无言以对,只能对罗天官一抱拳,然后举起袖子,掩面而去。

杨廷和回到家中,稍倾几名或同乡或门生的心腹官员来访。杨廷和在书房坐下,问大家:“罗整庵这个操作,你们怎么看?”

众人议论后一致认为罗钦顺一向是孤臣没有根基,当上天官仅半年,因此向首辅示好,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