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局之外(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官家且是如此的不堪麽?
倒也不是,如此评价此人却是有些个偏颇。
徽宗登基之日便是向太后垂帘之时。一切皆从“帘内”。
不过,如按那向太后所行之策,这官家坚持下去,也能做的个中庸之帝。
运气好的,还能把“靖康之耻”留给后人。
然则,这文青却又受“父兄之志”所惑,立党人碑,再行熙宁之法,意图平息了党争。
此举也是个无可厚非。亦是不乏锐意进取的气魄。坚持下去的话也能成就一个中兴之帝。
那位说了,别吹着宋徽宗,此人“万般皆可,独不可为君”!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也的看这话是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
倒是说这话的人,做的另一件事可窥一斑。
《曾公遗录》有载:“大行疾势有加,夔遂云:“惇更不赴太一宫,只就大庆烧香。”
各位且能看得史书,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能看得一个清楚。但是,这文字里的故事,你真真的能看的一个清楚麽?
何谓守正?哪是奸邪?为何这变法者皆视为奸邪?被人骂了近千年?就连那王安石也是建国后才给了一个好的风评。
北宋的那场变革,只能说是如同深渊一般,深不见底。即便是“开了上帝视角”都看不大个明白,又何意去冤了那当局者?
别的不说,且看着徽宗的成绩单吧。
崇宁伊始,便以“收财政,设三司条例,整饬国帑。
行方田均税,调赋税,复垦荒,以振农桑。
兴官学取三舍,以正天下文风。
克复郑、湟、廓三州,一洗前朝国耻”。
这开局!妥妥的一个盛世明君的做派。
却又因“其志不足以兼包”,疑惑权臣而毁党人碑。这又立又砸的,玩的不亦乐乎,倒是忘了“心乏平正,旁言纷杂制断皆由旁出”之戒。
殊不知这“法不一则奸伪起,政不一则朋党生”。
以至朝上人众繁多,却不聚生气。金玉之态,内里则是一个形如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