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借贷之秘,发现端倪(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钦差大营内,大部分吏员仍在疲惫地试图从堆积如山的账簿中理出头绪,只觉得头晕脑胀,事倍功半。

张诚与刘元则在各自帐中休息,虽闭着眼睛,心中却盘算着三日后如何应对林萧的失败。

林萧没有浪费时间,他将张清露叫到了一处僻静的角落。面前摆放着几本从石场搜来的账簿,以及一张空白的纸。

“张清露,我昨日所说的记账方法,与你所学的截然不同。”林萧开门见山,语气郑重,“你且认真听着。”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解释“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原理。

“天下间的所有银钱往来,都可以看作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影响’。

一笔银子花出去,是‘支出’,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了‘货物’,或者减少了‘库存’。”林萧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着复杂的概念,

“我的方法,便是将每一笔交易,都同时记录在至少两个‘科目’之下。这两个科目,一个称为‘借’,一个称为‘贷’。”

张清露眉头微皱,这个概念太新奇了,完全颠覆了她对传统流水账的认知。在她看来,每一笔钱就是简单地记下“收入”或“支出”,以及缘由。

“大人,这‘借’和‘贷’…有何区别?”她小心翼翼地问。

林萧微微一笑:“并非简单的收入与支出。你可以理解为,‘借’代表了资金的‘去向’或者‘增加’,而‘贷’代表了资金的‘来源’或者‘减少’。

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每一笔交易,‘借’的总额,永远等于‘贷’的总额!”

他将石场购买砂岩的账目取出:“你看,这本账上记着,某月某日,购入砂岩一百方,花费银子十两。传统的记法,就是简单一句‘支出:购砂岩十两’。”

林萧在纸上画了两个格子,写上“借”和“贷”。

“按照我的方法,这笔交易,‘银钱’减少了,记在‘贷方’,计十两。

但同时,‘砂岩库存’增加了,记在‘借方’,计十两。”他一边说,一边将数字填入格子中。

张清露看着纸上的记录,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发现,这种记录方式,能够清晰地追溯资金的去向和货物的来源,

而且那个“借贷平衡”的原则,就像一个无形的网,能够立刻捕捉到任何一笔账目的错误或遗漏!

林萧又拿出一笔将砂岩冒充花岗岩卖给朝廷的账目:“再看这笔。某月某日,售卖花岗岩一百方,收入银子一千两。

传统的记法是‘收入:售花岗岩一千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