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零部件供应链整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有看上合适的供应链厂商直接给我打报告,整个厂子都可以买下来!资金方面不用担心。”

此话一出,殷建仁也是浑身一震。

老板这是要搞供应链高度集成啊!

要是这条路子能走通,未来中泰的造车成本将会比同行低出许多。

当然,对于小米那套供应链整合模式殷建仁也并不陌生。

在创办中泰汽车之前,他创立的永康铁牛公司就是专门给一汽、上汽、广汽这些合资大厂做汽车零部件配套的。

后来一看卖整车利润更大,这才整合了江省当地汽摩配资源开始学同省的吉利进军了造车市场。

眼下被陈峰提出来要学BYD+小米那一套自主+整合模式,殷建仁自然是满心欢喜地答应下来。

毕竟只有资金雄厚或者是销量非常大的车企,才有能力搞这套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要是小点的车企,想要自己单独开一条线去做某个零部件,或者要求供应商压低零部件采购价几乎是异想天开!

因为汽车零部件这玩意儿属于工业品,一次开模后生产的成品数量越多,成本才能越摊薄。

就跟之前蓝卫科技生产口罩成本能打到6分钱,别人家的口罩成本要上到几毛钱,对市场形成降维打击一个道理。

如果整车2万多个零部件都能做到超低成本,那一台车卖到消费者手中得低到什么程度?

前世的时候,BYD就是靠着整车90%以上的零部件自主率,才推出了7.98万一台的混动秦plus一扫整个A级轿车市场。

在BYD没有崛起之前,类似丰田雷凌、卡罗拉这些A级混动车型都是动辄14万起步,落地都要将近20万的宰人价格!

结果被BYD卷得不得不打骨折降价销售,可想而知合资车企在霸占华夏市场那么多年,从国内消费者身上赚了多少黑心钱。

这也是为何陈峰极力要让中泰也去搞这条供应链整合路线的原因。

能便宜买的零部件就便宜买,买不到的就自己造!

有着鼎峰投资的源源不断资金支持,陈峰就不信搞不出一台翻版的BYD秦plus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