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淡泊名利(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只能设法保全大王,至于蜀国文武,心有不甘,便叫他们自作自受。
想到这,他拔开葫芦嘴,饮一口酒,笑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梁州,南郑城。
“主上,剑州传来军情,元刺史困于剑门关外,一筹莫展。”唐检禀报道。
高楷微微点头,这在他意料之中。
“剑门关守将是何人?”
唐检回言:“此人名为严光远,久经沙场,曾是蜀国先王爱将。”
“为人谨慎,率领三万大军,一心据守剑门关。”
“元刺史三次佯攻,皆无功而返。”
高楷若有所思,蜀国虽然人口繁盛,却至多十万兵卒。
张常逊却委任老将领三万人,驻守剑门关,可见重视。
以剑门关之险峻,纵然十万大军强攻,也难以拿下。
想了想,高楷问道:“米仓道、水道这两路兵马,情形如何?”
“米仓道一路,哥舒将军,徐司马,正分兵攻打梓州盐亭、永泰两县。”唐检一五一十道。
“水道一路,段刺史、马将军正沿长江逆流而上,预备夺取泸州泸川城。”
高楷颔首,这都在计划之中。
“梓州、泸州守将为何人?”
唐检回言:“梓州守将为裴行基,麾下两万兵卒。”
“泸州由刺史韦适、领两万兵卒镇守,此人出身京兆韦氏,曾是蜀国先王长史。”
“裴行基?”高楷眸光一闪,“倒是老熟人了。”
“梓州、泸州,再加上剑门关,拢共七万兵马,张常逊此次着实应对迅速。”
唐检点了点头:“据闻,蜀王并无进取天下之心,麾下长史孟之祥、司马崔鸿渐等一众文武大臣,却心有不甘。”
高楷笑了笑:“孟之祥出身成都大族,崔鸿渐、韦适出身博陵崔氏、京兆韦氏,严光远出身剑州、裴行基来自京畿道。”
“这蜀国群臣,着实有趣。”
唐检附和道:“据奉宸司探知,蜀国群臣分为三系。”
“一系为先王老臣,一系为成都大族,一系为蜀国以外降臣。”
“彼此颇有不和,时常互相攻讦,张常逊却无力约束。”
“另外,蜀州青城山上,有一道门大派,名为通明派,掌门承影道人,颇受先王礼遇,辅佐张常逊。”
“哦?”高楷好奇道,“这承影道人为人如何?”
“此人法力深厚,神通不凡,却不喜俗物,不参政事,潇洒不羁。”唐检颇为称赞,“为人处世,淡泊名利,实有得道真人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