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这事要不要找书淮兄他们一并商量?(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米、糙米——价廉、不起眼,又耐放,宜为主;
豆类——黄豆、绿豆、赤豆,可久存,还能发芽磨粉;
小米、黍米,可适量备些,耐煮耐存;
面粉易坏,只能少量。”
段昊初看着他写得条分缕析,不禁咋舌。
若是自己,顶多想到囤些米和白面,哪会考虑得这样细。
果然自己跟着他,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大家在慌乱的时候,林向安都已经考虑到未来局势恶化的地步了。
林向安继续写:
“副食方面:
盐要多,粗盐分装密封;
腌菜酱菜——萝卜、雪里蕻、酱瓜,多多益善;
腊肉、咸肉、鱼干,要选干硬的,小块油纸包好;
干货如香菇、木耳、笋干、海带、紫菜,轻便耐存;
猪油也得囤些,阴凉处便可;糖和蜂蜜,少量即可。”
收笔之时,他抬头,神色凝重:
“这些足够维持生计。
但不可在同一铺子一次买多。每回只买寻常人家几日的量,
分散到南北城、外城各处的米行、杂货、腌菜铺、干货行,慢慢积。”
两人又补充商议了一番,决定囤些常用药材,以防病症。
话渐告一段落,段昊初忽然想起什么,犹豫着开口:
“这事……要不要找书淮兄他们一并商量?”
林向安心里明白,官府的公告往往拖沓模糊。
真正灵验的消息,其实藏在人情往来、市井茶馆的只言片语里。
要想活得稳妥,他的方法必须低调、高效,还要尽可能铺开消息网。
眼下风声紧迫,单打独斗绝不是好法子。
会馆里的消息,往往比外头更快更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离开这里。
若是不经营人脉,一旦孤立无援,很容易就成众矢之的。
他语气郑重地嘱咐道:
“子宴兄,今日说的这些话,就只限在咱们身边人之间,暂时别往外传。
等事成之后,才是咱们真正的底牌。
钱财方面,手里的银票要尽快去兑换,
分一些换成现银,或者金叶子,再拿一部分用来囤积物资。”
真要乱起来,钱庄未必还愿意兑银票,
到那时纸面数字就不顶用了。
吃穿用度的实物,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金银也比银票可靠得多。
他停了停,又继续道:
“如今的局势,单打独斗绝对是下策。
人少,消息闭塞,一旦有变,根本来不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