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沐公子,请。”
沐云衡从座中起身,理了理衣襟,步履稳健地走上前台。
他神情从容,既不张扬也不拘谨,走到案前,向台上台下一揖,朗声说道:
“在下沐云衡,愿献一策,与诸君共议。”
身姿笔挺,语气不疾不徐,一开口却气势十足:
“如今南北风俗迥异,财赋分布失衡,人才流通不畅,各种弊病交织。
天下之重,不在战乱兵革,而在人心不齐、势力不合。”
一语点破题意,直指问题根本。
他先谈“财赋失衡”:
“北方疆土辽阔,兵力重、需求大,长期依赖江南漕运支撑。可南方岁岁征赋,百姓年年劳作,早已疲惫不堪。”
“要想真正南北互济,首要理清赋税与劳役分配。
应设专员统筹漕运与盐铁之政,一方面保障北方兵马所需,
一方面也要让江南百姓得以安生休养,才能长久为继。”
随后他转入“人才流动”之题:
“南方文思敏捷,北方尚实务操作,然选才之路却偏颇不均。科举重文轻武......”
周围的人都安静地听着沐云衡慢慢陈述。
他的策论围绕南北差异,提出三大核心问题:财赋失衡、劳役不均、人才选拔偏颇。
针对这些弊病,他主张通过统一调配赋税劳役、改革人才选拔制度,来推动南北协同发展,实现长久安定。
林向安听得很认真,在脑海中梳理。
他觉得沐云衡的思路虽然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但从根子上讲,仍有结构性的问题。
最大的矛盾在于:
沐云衡想用更强的官僚力量去解决,恰恰是由集权体制造成的种种矛盾。
看似越理越顺,实则容易陷入“靠权力解决权力滥用”的循环。
他的方案几乎全靠更高一级的权力来推动,但真正的问题根源,其实就在于中央管得太多、地方没了活力。
不过在当前这个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能想到并提出这样的方案,已经是传统士人能给出的最优解了。
待沐云衡讲完,场中响起一片掌声。
士子们最先鼓掌,大多心中或钦佩,或认可,纷纷点头称赞。
有些茶客听得却有些云里雾里,沐云衡言辞对他们来说既遥远又抽象,实在听不太懂讲了什么。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也鼓掌叫好。
毕竟沐云衡举止儒雅,说话有条不紊,颇有大儒之风,看着就像“读书人该有的样子”。
掌声过后,老太史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眼中多了几分赞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