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路经杭州(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发的水路路线是绕道杭州,再北上京师。

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太湖,选择了更为安全的官方航道。

太湖虽是捷径,能节省不少时间,但该区域常有湖匪出没,且没有官方驿站。

如今进入冬季,多刮西北风,渡湖时船只易倾覆。

航行过程中若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相对来说,途经杭州的水路虽为漕运主干,船只较多,难免拥堵,但安全性较高,风险要小得多。

考虑到两人携带了较多行李,选择安全路线更加合适。

其中的箱笼物品,由段昊初家里协助报备到府衙,并特别请来府衙的刑房书吏进行加急检查。

经确认无误后,箱笼上加盖了湖州府的验封,也就是火漆和封条。

这样一来,跨省后的水路关津检查时,只需抽查,避免了繁琐的开箱检查,也能有效防止人为刁难。

林向安本不知这些细节,还是段昊初提醒这才明白。

出发的第二日下午,船只便顺利抵达杭州。

停泊在武林门码头,计划停留两日再继续启程。

傍晚时分,留了三个自己人在船上,看守物品。

林向安和段昊初则下船,带着林远一起,前往码头附近的一家酒楼觅食。

挑了一家比较热闹的酒楼,人声鼎沸。

人流多,意味着信息多。

仿佛上次的戒严事件早已被人遗忘,市井的喧嚣恢复了往常的热烈。

他们找了个靠角落的座位坐下。

吃饭的过程中,林向安顺势借着和小二的闲聊,打听贡院起火的事情后续。

小二见他们一身考生的打扮,知道二人是赴京赶考的举人,态度特别恭谨。

“这位老爷,您是外地来的吧?这事儿您最好不要在外头多说。虽然现在已经过了风头,但官府严禁议论此事。”

林向安怔了一下,问道:“这是为何?”

小二小心翼翼地望了望四周,低声道:

“您可别不知,这贡院起火,说是天干气燥,意外点燃了,可早不燃,晚不燃,偏偏放榜后起火,大家都不信,纷纷猜测是考生报复,故意放火。可官府戒严之后,查得很严,不许大家乱说,还抓了不少人。这段时间才稍微松懈了,小的才敢跟您悄悄提这些。”

林向安和段昊初对视了一眼,心里明了。

显然,官府刻意隐瞒了真相,火灾若真是考生所为,这要传出去,无疑会影响官员的名声。

还不如说成意外起火,反正死无对证。

为了掩盖这个事实,官府很可能借其他事件转移注意力。

毕竟掩盖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大另一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