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安山县91(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宁元昭晚上不怎么盯着小宝写字,带着计一舟把启蒙的那一些东西拿出来教计一舟。
计一舟本身就自己练习着写了很久的大庆文字,虽然现在看起来还是很丑,不过已经能把字体控制在正常大小了。
能读会写的情况下,学习进度就能提升很多,不像茯苓和小宝这两个文盲或者半文盲,看个小人书还要连蒙带猜。
掌柜的带着人去隔壁县负责加盟店的培训去了,店里现在没有什么新的活动,刚好天气又逐渐转凉,店里的生意还挺好,计一舟也不用再往店里跑,就专心在家待着背书。
从现在到四月份还有半年的时间,半年时间他要背熟《四书》,还要从《五经》里边挑选任意两篇熟练掌握。
背书没什么的,这个对他来说都算不了什么,理解意思之后带入全文就能背得很快。
难的是要掌握好多词汇,现在写文章没有标点,不熟练掌握没办法断句。
这要是他高考后穿过来估计还能将就着写一写,这都过去多少年了,该还给老师的早都还给老师了。
宁元昭在家的时候,就给计一舟讲怎么写文章。
或者提前给计一舟把他需要背的书翻译好,让计一舟想看的时候能直接用。
他上学的时候很爱惜书,他的那些书都还是干干净净的,最近被计一舟用了两天上边写的全是注解。
所以他也不挣扎了,用计一舟在家学习时专用的签字笔在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注解以及他自己的见解。
小宝和茯苓跟着计一舟沾了光,现在学习的时候也能蹭着计一舟的笔记看看。
不过她们也只能看看,毕竟现在连字都还认不全。
八股文有点像写作文,但是它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记住格式,然后按照文章的八个部分分别陈述就好。
考童生的时候需要写的文章不用很深奥,也不用引用什么名家着作里边的典故和义理。
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应试技巧到底是要更强一些,在搞清楚他到时候会考些什么东西之后,计一舟的学习重点都放在了八股文和试帖诗上边。
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背书,自己看比别人写的好的作品,然后从宁元昭出的题目中随机抽取一个,仿照人家的自己写一篇,中午两人吃完饭宁元昭再来给他点评和修改。
等计一舟能独立写出来一篇文章之后,宁元昭才开始要求计一舟写文章时要注意每部分字数和对仗。
八股文和试帖诗比起来计一舟又会觉得八股文能稍微好一点。
毕竟八股文只要掌握了足够多的词汇,他对题目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用古文翻译出来就好,他现在又不需要写得多么高深。
试帖诗就相当于是要把他的想法浓缩成短短的几个字,这其中五言六韵或八韵,就已经足够让他头大。
韵脚也是,不仅要押好韵,还不能用俗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