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供应粮(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少人打小就听村里老人说这俩字,一出口准没好腔调。
那时候不懂,只觉得是骂当兵的,后来在社会里混久了,才慢慢摸透这俩字的根。
“丘”字拆开是“兵”,“八”字跟着,合起来就是暗指当兵的粗鄙、蛮横。
早年间天下乱,不少队伍军纪松散,拉壮丁、抢粮米的事儿没少干,老百姓躲都躲不及,嘴里便骂出“丘八”这称呼,一传十、十传百,就成了贴在当兵人身上的贬义标签。
到了民国,这说法更甚。
那会儿苛捐杂税多,兵荒马乱的,当兵的要么是被逼无奈的穷苦人,要么是混吃混喝的糙汉,正经人家的汉子都想着种地、学手艺,没人愿去扛枪。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老话,就是这么传出来的。
铁要打钉,就成了废铁;好男去当兵,就成了别人眼里的“丘八”,没地位,没体面,连自家媳妇孩子都跟着抬不起头。
正想着,前面的宪兵突然停了步,转身指了指走廊尽头的铁门,语气还是冷的:“到了,进去跟其他人汇合。里面有宪兵看着,别瞎动,等着分配。”
张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铁门是粗铁栅栏焊的,焊口处还留着黑黢黢的焊渣,旁站着两个挎枪的宪兵,枪托抵在地上,看似懒散,眼神却像鹰似的。
门里的空地上,早蹲满了一百多号人,都跟他一个模样,灰扑扑的旧军装,有的肘部磨出了破洞,露出里面发暗的布料。
能留着弹挂的没几个,大多人胸前空荡荡的,都垂着头,手里捏着各式各样的“身份”。
有的是士兵证,有的是张巴掌大的临时证明,还有人攥着张泛黄的纸片,上面就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名字、籍贯和部队番号。
后撤时太乱了,枪声裹着哭喊,不少人慌得把背包都扔了,连这种保命的证件,都是后来核查身份时补写的。
“姓名,职务!”门口的宪兵往前跨了一步,声音陡然拔高。
张涵赶紧挺直腰,却没敢抬头,唯唯诺诺道:“张涵,上士军衔,原先……是个班长。”
不是真怕,是他知道,这时候得收起身上的凶性,在人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宪兵嗤笑了声,跟旁边的人嘀咕:“还以为是个军官,闹了半天是个士官。”
“士官有啥好查的,”另一个宪兵晃了晃手里的登记本,笔在纸上划拉了一下,“登记上,让他进去。里头还等着凑齐人往后拉呢。”
张涵没敢在门口多停,顺着人群的缝往里挪,找了个离铁栅栏稍远的角落坐下。
ⓘⒷⓆ𝔾. vⓘ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