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屠刀嚯嚯向商贾(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威海卫到京城路段的铁路轨道动工后,时间像是开了加速器,各地的钢铁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钢铁的产能在一年之内提升了两倍多。
与此同时,胤礽也开始鼓励民间百姓搞发明,并在工部下辖成立了一个专利署。
老百姓制造出来的东西,只要经过评估是对国家人民是有用的,那么就能从专利署获得一个专利证书,且能从专利署中拿到奖励。
至于奖励金额的多寡,就要看那些小玩意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了。
除此之外,以京城为起点的水泥路,也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官道辐射。
如今这个年代还没有超重的货车,而水泥的质量又过硬,只要做好热胀冷缩的防护,水泥路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
但国家出钱修路,花的银子是海量的,国库里的银钱在短短一年就缩水了一半。
不过底下做生意的商人挣得盆满钵满。
胤礽开始想法子在商人的手里头抠钱。
如今这年头,商贩都有营业执照,胤礽想从那上头动歪心思的想法很快便被他否定了。
营业执照办下来就算能收再多银子,那也是一锤子买卖,他要收,就收大头。
想到如今各城池高大的城墙,胤礽便打算从运输上头收钱。
胤礽找了胤禩,两人窝在乾清宫里商议了许久,才将运输税的细节敲定了下来。
胤礽当即下令,要求大清各郡县设交通管理局,在漕运和官道上设置关卡,只要以这两种形式运输货物,那么就得交税。
商品从装车出城的时候,就得从交通管理局开证明,也就是另类的“介绍信”。
介绍信上需有交通管理局的官印,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开证明之人与商户签字画押,方便溯源。
而官道的关卡和漕运上的港口,只认证明不认人。
若是货物的来源是村庄,那便需要找就近的乡镇开证明,随后再去所属县衙盖章。
没有证明的货物属于走私,官府有权没收。
商税的金额,与商品本身的品类和利润挂钩。
只供达官显贵消费的货物收税最高,为毛利的三成半。
事关民生的货物收税最低,为毛利的一成。
人工成本这方面,朝廷也没办法计算的太精准。
胤礽找了胤禟,让他手底下的人加班加点整理出了一份货物成本和利润的清单。
这份清单每个季度都要更新一回,胤禟手底下那群专业的人才,也成功吃上了国家饭。
成为了税务局最早一批公务员。
官府政令一经发布,整个大清的商户都彻底懵了。
这……这怎么开始对他们挥屠刀了呢?
商贾们不满,抗议,甚至暗戳戳地联合起来,想给朝廷施压。
其中蹦哒的最欢实的,要数各大皇商了。
他们原本日子过得极为滋润,朝廷一下子就要收取他们毛利的三成半,他们的纯利润才多少?
真要交了这运输税,他们的年收入起码得减半!
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以皇商王家为代表的商户们堵了内务府在外城的联络点,吵吵嚷嚷着要面圣。
至于皇商范家的当家人范盛谨,则是隐在人群中,静静的观察着事态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