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如何加快批发市场的建设?!(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徐锦晟对于廖永明说的主意很感兴趣。

把廖永明送走后,徐锦晟就直接去找了他父亲徐瑞丰。

其实徐瑞丰跟徐锦晟都明白,廖永明这其实就是在给他自己就近培养供应商。

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省去了很多麻烦。

可即便如此,徐瑞丰和徐锦晟对此也不反感。

他们反而觉得廖永明确实是挺聪明的。

居然能想到这样的办法解决问题、提高效率。

最关键的是,廖永明提出的这个建议,还真是能双赢的。

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徐瑞丰只是简单想了想这里面的事儿,就同意并采纳了廖永明的建议。

但村里建作坊的投资,就不用廖永明出了。

毕竟村里建作坊,让一个村外的个人投资,终究说不过去。

倒不如让省里稍微拨点儿款,就能把作坊给建起来。

到时候,这也能算是官方对村里的支持,也是成绩不是。

转天一早,徐瑞丰就以廖永明这个建议为原型,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

想要以省城为试点儿,找一找省城里的部分国营工厂的需求。

然后看看有哪些能够外包出去,正好可以以此帮助到省城周边的农村群众。

实现农村群众也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的目标。

徐瑞丰这么一提议,立马就得到了其他参会人员的支持。

省城里好几家效益还不错的国营工厂,也表示予以支持。

就这么的,不到一周的时间,省城周边不少村子都拿到了省里的拨款,开始积极的在村子里建造各种作坊。

大姐夫赵海平还真没想到,让他头疼不已的那帮来干工程的农村人。

都不用大姐夫想办法把他们开了,就主动闹着要走。

毕竟在廖永明这个工地干,他们睡也睡不好,离家还那么远,又不是一份长期稳定的铁饭碗。

这活儿要不是之前缺钱,他们才不会来干呢。

如今好了,村子里就有了作坊,以后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他们除非傻了,才会继续留在廖永明这个工地吃苦受罪呢。

结果呼啦啦走了一大帮人,反倒让赵海平又愁了。

他让工程队那帮退役士兵,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又搭起来不少临时住所,就为了解决这帮农村人的住宿问题,好让他们能住的别那么挤。

如今可倒好,等于这几天的活儿都白干了。

那帮农村人最终只留下来二十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