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婚姻与解放(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社会原子化的序幕已经拉起】
【接下来,应该轮到极端男权,或者是多元性别登场了吧。】
少年摇了摇头,不再旁观,转身离去。
“虽然总说外界历史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草台班子,但是这种‘轮流坐庄’的回合制多周目游戏未免也太无聊了。”
“突然感觉自然人类寿命短暂也不算什么坏事,如此无聊的游戏谁能坚持不退游呢?”
少年伸了伸懒腰,逆着人流的方向,走出了历史的轮回……
《论人性:婚姻与解放(节选)》
作者:守望者
世界是唯物的,人类社会也是建立在经济之上。一切人文社会的观点都必须从社会经济出发,否则本就不甚严谨的人文科学更是如同空中楼阁,毫无价值可言。
——总章
……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学术追求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追求的是“因”,是物质世界的根本;而后者追求的是“果”,能造福社会的“果”。对于人文社会而言,“因”其实并不重要,反正怎么解释都行,只要解释得通。
因此,本书之中所有的观点都是刻舟求剑、倒果寻因,望后来的读者能够独立思考、辩证看待。
……
自然条件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采猎文明、古代农业文明、近代工业文明和现代信息文明。婚姻作为一个人类创造和定义的概念,它的含义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婚姻及其衍生概念都是不同的。
……
在原始采猎文明中,社会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的天然合理性。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非社会的产物。相反,社会才是人类关系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在原始社会时期,无论是女性主导的采集,还是男性主导的打猎,都是无法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另一方面,这个时代的人类缺乏食物保存手段,通过采猎获取的食物必须尽快食用,否则就会腐败发霉。如此种种,才催生了原始社会的部落公有制。
换而言之,不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天性让他们选择公有制经济,而是落后的生产力现实逼迫人类抱团取暖、群居而生。
在原始社会时期,婚姻制度并未成型。因为婚姻本质是一种个体制度,事实上是与部落这个大集体做切割。在这个朝不保夕的时代,脱离集体往往意味着死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集体内部就不会产生矛盾。
矛盾是世界的本质。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永恒的核心矛盾。当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人类往往容易在前者达成一致,而在后者打成一片。其中原因也不难理解: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是增值的合作共赢,而公平生产关系是非增值的零和博弈。
所谓非增值的零和博弈,就是指无论结果如何,社会财富的总量都不会增加,只会影响个体财富。有人多吃一点,就会有人少吃一点;有人岁月静好,就一定有人负重前行。
分配问题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是人类社会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理想的社会也只能达成一个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制度。至于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制度,更是一种连乌邦托社会都不敢幻想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学术界曾长期盛行一种观点,将分配制度当做社会发展的内驱力,即“积极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笔者不明白:将劳动者被剥削走的剩余价值返还一部分给劳动者,这就叫“积极的生产关系”吗?每当读到这句话,笔者总能感受到一种将劳动者当做“追着萝卜跑的驴”的黑色幽默,并深深感慨于旧社会的统治者对人性的理解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