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机构跟踪策略(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基金占流通盘大于33%,下一阶段的涨幅-4%;

基金占流通盘20-33%,下一阶段的涨幅5%;

基金占流通盘10-20%,下一阶段的涨幅1%;

基金占流通盘5-10%,下一阶段的涨幅1%;

基金占流通盘2-5%,下一阶段的涨幅2%;

基金占流通盘0-2%,下一阶段的涨幅1%;

基金占流通盘为0时,下一阶段的涨幅6%;

分析:

基金买入股票最少时,个股阶段涨幅最高;基金买入数量最多时,个股阶段涨幅最低。这印证了“人人都买时股市见顶,人人都卖时股价见底”的规律,用在机构投资者身上一样有效。

同时基金占比在1/3-1/5时,个股阶段涨幅也有一定优势。

统计内容3:基金在财报周期内增仓、减仓情况对下一阶段股价的影响;

增减仓量的百分比,指的是占个股流通盘的百分比。

基金增仓量大于20%,下一阶段的涨幅-4%;

基金增仓量10-20%,下一阶段的涨幅-5%;

基金增仓量5-10%,下一阶段的涨幅-3%;

基金增仓量3-5%,下一阶段的涨幅1%;

基金增仓量1-3%,下一阶段的涨幅0%;

基金增仓量0-1%,下一阶段的涨幅1%;

基金减仓量0-1%,下一阶段的涨幅4%;

基金减仓量1-3%,下一阶段的涨幅2%;

基金减仓量3-5%,下一阶段的涨幅3%;

基金减仓量5-10%,下一阶段的涨幅1%;

基金减仓量10-20%,下一阶段的涨幅2%;

基金减仓量大于20%,下一阶段的涨幅13%;

分析:

单个财报期,基金增仓大于5%,个股平均涨幅为负值;基金减仓的个股,阶段平均涨幅全部为正;基金大幅卖出的个股,在下一阶段涨幅最高。

这个结果有点出乎预料,可能是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