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乾隆逆鳞(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珅瞅见机会,附和一句:“风浪越大鱼越贵,赵大人既然有主意但说无妨,即便说错,万岁爷也不会怪罪。”
乾隆点点头。
“又苦一苦百姓这种老掉牙的办法,饭桶是真多。
还是得赵爱卿。”
上前要进一步说话的赵清廉在与刘墉擦肩而过之际,用胳膊肘顶了一下刘墉。
就像是在说,“又没办法了吧你。”
乾隆也明白这帮清流官员除了‘清’,一无是处。
如果满朝之中,赵清廉和珅之辈都无办法,那是真没办法。
不过当听到赵清廉吐出的四个字时,乾隆明显僵住了。
面庞原本和蔼的表情,还有翻阅折子的动作,刹那间顿住。
“通商海运。”
四个字如同天雷,轰击在乾隆的脑瓜子。
乾隆牙关紧咬。
闭关锁国是国策,利国利民利满利己,是早已经拟定的,也执行了许多年。
和闭关锁国相反的意见一直都是他的逆鳞!
今天这赵清廉怎么敢!
“赵清廉,朕不知道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乾隆一步步走下,手扶着台阶边的扶手。他的脸上难得涌现了怒气。
这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毕竟对于赵清廉,他们的皇帝表情从来都是和蔼的。
“让洋人的文化涌入了中原。
让那数学物理天文地理知识,让那望远镜,钢甲航船等等东西传入我大清,给愚民开了智怎么办?!
那将动摇我大清根本!”
乾隆言辞苛厉。
闭关锁国最大的原因就是防止外面先进文化流入,百姓开了智还不得天天生事?
中原自古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儒学就是最经典的,愚民们学习这个就够了。
早就知道乾隆为什么闭关锁国的赵清廉当然知道,他点了点头。
“皇上说的都在理。
不过……
那是大清不缺银子的时候。
如今情况已经不一样了,经过白莲教,不良人,明教,杭州,杨柳城五方起义军的摧残,我大清国库空虚,整个经济衰弱,已经不得不用这个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