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兴修水利(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
https://www.ibqg.vip 最快更新!无广告!
乾元三年(公元214年),袁熙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提高收入。
诸葛亮的建议是兴修水利,有助于开垦荒田,袁熙同意了。
兴修水利,还分“新挖掘”和“再修缮”两种模式。
诸葛亮在“新挖掘”上的建议方向有三个,分别是辽东郡的辽河流域周边、淮河两岸、以及渭河流域。
“辽水(辽河)极易泛滥,而且冰期时间很长,即便开发完善,收益也不大!”韩珩听到诸葛亮推荐了辽河流域之后,十分不解,甚至想要阻拦。
“不开发辽水,那公孙家靠什么生存的?”袁熙虽然曾经是幽州刺史,但是他从来没深刻调查过辽东地区的民生,只知道公孙家的军事实力。
“回禀陛下,公孙家依靠两点:一是辽东半岛的海上‘鱼盐贸易’,这也是公孙家当初冒险渡海打下东莱郡的原因;二是乐浪郡的列水和带水两大流域,那里的水利设施从武帝时期就开始挖掘了,十分完善,只需略微修缮即可。”韩珩在幽州待的时间最长,这些十分清楚。
袁熙听完韩珩的话,看向了诸葛亮,他想看看诸葛亮怎么应对第一个建议就被“专业人士”否定的情况。
诸葛亮听完韩珩的话还点了点头,看到袁熙看着他,知道自己得出来说明情况。
他说道:“韩尚书说的没错,辽水确实开发难。而且根据近期归档的户籍情况,辽东地区的三郡中,人口确实集中在乐浪郡,但这正是我建议开发辽水的原因。”
诸葛亮停了一下,专门看了看韩珩的反应,韩珩仿佛突然被诸葛亮说着了,陷入了沉思。
诸葛亮发现韩珩没有反驳,继续说道:“辽水虽然开发难,但是辽泽平原,沃野千里,若是能够开发出来,少则数十万亩、多则百万亩的土地还是有的。而且辽水易泛滥,代表这水源充足,重点只是如何治理。古人河水(黄河)都能治理,今人还怕一个辽水吗?”
“辽水西边是渝水,水量不大,但是水道够宽,还入海。若能挖掘沟渠,引辽水入渝水,自然可以减轻辽水泛滥之困。中间还可将数处大泽联通并挖深,修建水陂;另外辽水东边有梁水作为支流,也可将多挖沟渠,引水灌溉。”
“一旦完成,在辽东郡再多养数万户百姓是没问题的,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袁熙看着诸葛亮有点不理解,在辽东多养百姓为何最为重要,于是他问道:“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